梁 正
宁波日报“民生版”消息:暑期临近,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眼科门诊迎来就诊高峰。记者在候诊区发现一个特殊现象:不少家庭“一老一小”结伴看眼病。眼科医生透露:“近期老年患者同比增长15%,多数是‘手机控’。”
退休后老年人少了工作时的紧张,生活节奏慢了下来,加上社交圈逐步缩小,一时无所适从。手边的智能设备填补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刷短视频、网购、聊天,互联网世界带来的种种新奇和精彩让他们沉迷于此。长时间刷手机,会给老年人身体健康带来不可预知的危害,一些营销手段和骗局也开始“适老化”,同情心强的老年人很容易掉入消费陷阱。如何积极应对“网瘾群体”老龄化趋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考题。
聚焦“网瘾群体”老龄化趋势的根本,老年人应积极自我调整,合理做好退休后的生活规划很重要。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充实自己的生活,在现实中得到满足,网络上的需求就会减少。老年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培养更多兴趣爱好,如钓鱼、下棋、跳舞、唱歌、绘画、养花等,或多出去走走,让生活变得充实而丰富,就无暇关注手机里的世界了。
紧盯“网瘾群体”老龄化趋势的关键,家庭成员应多陪伴老年人,引导他们多参加户外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如陪着老年人聊天、玩益智游戏、制作美食等,以增加家庭互动时间,填补老年人精神世界的空虚与无奈;适当鼓励老年人培养新的兴趣爱好,这样既能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有助于减少其对手机的依赖。老年人沉迷手机,很多情况下只是为了排遣孤独和无聊,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增加陪伴父母的时间,多带父母去户外走走,提高他们的存在感和幸福感。社区也要多发力,加强老年人网络防骗意识教育等。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民生邮箱18716846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