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施 文 沈 莉
通讯员 王海昕 宣 科
5月22日,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活动现场,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第二期“中国(城市)—中东欧国家开放创新合作指数”。
2023年,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首次编制发布该项指数。相较于首期,本期指数内容更加丰富,进一步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估了中国重点城市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科技创新合作现状、效果及趋势。
综合考虑中国各主要城市对中东欧国家交流合作积极性、科技创新实力、开放创新现状、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等多项因素,本次参与研究评估的城市共有27个,较2023年新增3个,分别为郑州、兰州和乌鲁木齐。
在方法论上,指数基于中国城市与中东欧国家开放创新合作的主要特征,结合科技评估领域经典的“投入—活动—产出”逻辑模型,构建了以开放沟通与交流、创新实力与生态、合作成果与成效为一级指标,包含10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的完整体系。
根据各城市与中东欧国家开放创新合作综合得分,27个城市的开放创新合作表现分为四个水平区:领先区、高水平区、活力区和潜力区。其中,领先区包含北京、上海两个城市,深圳、广州、宁波等10个城市位于高水平区。
在全国参与研究评估的27个城市中,北京凭借政策融通、创新合作成果和国际合作平台优势,连续两期稳居第1;
上海则以全球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在开放沟通与创新生态领域表现突出,位居第2;
深圳凭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矩阵,首次跻身前三;
宁波则依托自身港口经济与开放平台优势,通过“港口+产业+开放”模式推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与人文交流,综合排名第5名,较2023年排名上升一名。
细分维度方面,在“开放沟通与交流”指标中,宁波稳居第3名;在“合作成果与成效”指标中,宁波排名大幅上升,从2023年的第14名大幅跃升至第7名;在“创新实力与生态”指标中,宁波居第15名,同比排名上升一名。
指数显示,过去十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实现翻番。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聂飙表示,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已经成为中国携手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未来,研究团队将在支撑各重点城市深化与中东欧国家开放创新合作、进一步扩大指数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