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沟通“桥梁” 更多创新“大脑”

宁波2所高校与中东欧国家 3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5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活动现场。(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执委会供图)

本报讯(记者沈莉 施文 通讯员宣科 王海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方面,将有更多沟通“桥梁”和高校创新“大脑”。

5月22日下午,2025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活动正式启动。主场活动现场,签订了一批合作项目——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携手中东欧国家高水平创新机构,共建协同创新合作网络;宁波2所高校与中东欧国家3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协同创新合作网络更像一座桥梁,连接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创新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波介绍,过去双方科研机构常常因对彼此了解不足、缺少合作渠道等,造成国际科技合作基数不足。

部分中东欧国家在基础科学领域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巨大的创新潜力,而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在大多数行业具备优质高效且完备的供应链,可助力中东欧国家创新技术快速产品化。

王波说,希望通过协同创新合作网络,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科研机构能找到适宜的合作伙伴。后续,协同创新合作网络还将依托国家和地方相关科研人员交流项目、联合研发项目等,帮助科研机构加深了解、建立互信。

此外,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同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同保加利亚国立交通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同斯洛伐克日利纳大学电气工程和信息技术学院,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据介绍,这些高校将在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领域、建筑与交通工程领域、电子与信息工程领域加强科研人员交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为解决国际共性科技难题发挥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智慧。

具体合作形式包括安排青年科研人员交流互访;共同开展学术研讨会,分享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动态;探索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促进学术资源互补;互派教师进行短期讲学或学术交流,分享教学经验与科研方法;共同申请国际科研合作项目,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参与跨国科研合作等。

据了解,2025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活动以“科创青年 共赢未来”为主题,聚焦“面向未来的双多边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的新机遇、新路径”议题,搭建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加深国际科技合作理解和共识,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除主场活动外,还设置了3个系列活动,分别是创新合作智库圆桌会议、智库建设座谈会、中东欧国家青年创新中国(宁波)行。

2025-05-24 宁波2所高校与中东欧国家 3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15720.html 1 3 更多沟通“桥梁” 更多创新“大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