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晴)“这几天电话就没停过,连云港本地的水产养殖户刚订了10万只,还有不少意向客户正在对接。”近日,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研究员刘磊向记者透露。
刘磊口中这些“爆单”的青蟹苗,是他带领的宁波大学团队将宁海三门湾青蟹“北繁”的最新成果。
今年3月至4月,刘磊团队在江苏连云港市培育拟穴青蟹大眼幼体200万只以上,并通过专家团队验收。据悉,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拟穴青蟹苗种在长江以北地区的百万级规模化繁育。
“这些拟穴青蟹个体强壮、抗病能力强且成本相对较低,深受养殖户欢迎。”刘磊介绍,这一成果为“南蟹北养”提供了坚实的苗种支撑。
以往,北方养殖户需从南方运输苗种,长途运输往往耗时10个小时至20个小时,影响成活率。而在北方育苗,不仅能保障苗种供应,还能提高成活率。
2024年9月,刘磊代表宁波大学到连云港挂职,面对当地日益增长的青蟹养殖需求,他决定在当地开展青蟹的规模化繁育工作。
“我们根据北方育苗环境特点,定制了幼体饵料投喂和育苗水体调控策略。”刘磊透露,这一经验源于其团队多年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开展青蟹养殖的技术积累。
此次拟穴青蟹苗种百万级规模化繁育的突破,还得益于育苗生态水质调控技术。刘磊团队通过运用微生态技术对水质进行精准把控,应用光合细菌、抗弧菌等进行生物防治,为蟹苗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预计几年内,全国水产养殖行业将掀起拟穴青蟹苗种繁育和养殖的热潮。”刘磊说,明年他计划将拟穴青蟹苗种的繁育量提升到千万级,同时团队还将进一步优化种蟹培育等流程,并计划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推动拟穴青蟹养殖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