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哲学说老百姓的话

刘 举

我们常讲,群众语言是思想理论宣传工作的“好帮手”“金钥匙”。让哲学说老百姓的话,就是要运用群众语言改进文风,让哲学与群众对话,从而深入浅出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与普及。在冯定那里,这不仅是语言表达和文风方面的创新,而且是一种大彻大悟、宠辱不惊的平淡境界,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和非凡的求索精神。

让哲学说老百姓的话,就要讲老百姓所关注的话题,用老百姓所喜爱的语言表达方式。冯定特别注重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语言表达和接受习惯,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日常谈话的体裁、通俗易懂的用语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方面,冯定运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作为例子,来解释抽象的哲学原理。他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对人的知识、思想、意志、技能、健康、学业、生计、恋爱、家庭、政治问题逐一剖析,使青年一看就懂,倍感亲切。举普通生活的例子,避免拘泥于书本和名词的烦琐空论,老百姓才易于理解。反观有些理论文章,因不接地气,难以应对生活上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冯定又用人们熟知的语言表达习惯来剖析哲学道理,注重浅入深出的启发,用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激活群众对新哲学的理性感悟和情感体验。他经常运用比喻、设问、反问、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如在《青年应当怎样修养》中,冯定将运动变化的时代和客观世界,说成是流线型的和万花筒的,把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看作“自然摇篮里的人类”,把社会和个人的关系比作社会大海当中的个人。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词表达风格,让人们对事物和真理易于理解、印象深刻。

向老百姓普及真理,必须少讲大道理,多说家常话。在抗战期间,冯定曾发表过《大话和小话》的文章。他写道:“对于那些不懂得大事的人,也不可尽说大话,不说小话。”“大话”即大道理,“小话”即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常话。大话不能离开小话,小话不可离开大话,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对于知识水平比较低的人,要联系他们的生活,多讲小话、家常话,使他们从中便于悟出大道理,进而行动起来。而对于知识水平高的,理论上可以深切些。

所以,写文章、谈话、演讲,一定要看对象,决定用怎样的小话同大话联系。为辩证地把握大话与小话的有机结合,必须在论证逻辑上做到深入浅出。深入深出的文章只会说大话、大道理,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云,结果只能是曲高和寡;而浅入浅出的文章,虽然清楚易懂,却不深刻,附在表面,抓不住根本,得不到智慧。

冯定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在语词和表达手法上显得很通俗,在内容上很透彻,抓住事物的本质核心,让哲理激活了人心。所以,把真理送到老百姓手里也要讲方法策略,如同剥笋,一层一层,必须自然流畅、得心应手,让老百姓乐于接受真理并激活真理的力量。

让哲学说老百姓的话,必须丰富人生经历,讲好人生经验。冯定强调,为了使自己写的内容易于为读者所了解,哲学研究者必须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形成自己的切身经验。没有实际经验,我们的哲学就容易变成一大堆抽象的名词和一大串难解的语句,从字句到字句、从概念到概念,没有现实意义。而那些注重基层调研和有工作经验的人却比较有办法,讲话人家才爱听。所以,不是老百姓不爱哲学,而是我们讲的哲学没有生活根基,咬不烂、嚼不透,老百姓也就听不懂、消化不了。

俗话说,“要学游泳必须下水”,通过接触实际,我们的哲学工作者才能熟悉老百姓的思维方式、关心的话题和语言表达风格;也只有密切结合当时的现实与人们的思想困惑来讲,听起来才能入情入理,很生动,也很过瘾。培养运用群众语言讲活哲学的能力,必须坚持基层锻炼,避免“镀金”“苦熬一阵子”的思想。冯定说,“空心糖豆是滚不起来的”,有了生活实际这个核心,我们的语言才能通俗,才能深入浅出。

冯定强调,要用学到的理论去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经常总结自己的点滴体会,写小文章。俗话说,“真僧只说家常话。”家常话耐听、爱听,是因为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经验,是对世事和人情深切体味后的概括。以家常话讲自己独特的人生见解和生活体悟,真理才会有创见,才会鲜活深刻,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

让哲学说老百姓的话,必须以真心换真心,活用辩证法。在冯定看来,传播哲学必须心中有爱。有了爱,文章或讲话才会入情入理,才会有亲切的口吻,老百姓才能心悦诚服地去理解、去掌握。正是对读者、青年有热爱,哲学工作者才用心探索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正是对哲学有爱,才懂得哲学研究和传播工作的意义;冯定热爱他所从事的哲学大众化事业,他的一生就为这事业所燃烧、所融化,他所讲的内容才会有生命,语言才会有力量。

身教是无声的语言,也是让大众接受哲学的方法。冯定倡导言教身教并重,强调写文章讲话都要推心置腹,做言行一致的、真性情的人。要做感情色彩比较丰富的人,这样所讲的内容才能给人较好的情感体验,直通人心;要做爱憎分明、敢爱敢恨的人,所写文章的语句里,才能埋藏着一颗对老百姓生活境遇的同情心、同理心。此外,他强调把理论讲透、讲活,做到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必须活用辩证法,反对哲学的庸俗化和教条化。

冯定反对浮躁的学风,强调只有理论基础扎实,才能具体地联系社会政治问题和自然科学问题谈哲学。他带头反对教科书哲学,批判死板平庸的教条和晦涩抽象的文风。冯定很少引证、注释,全部用自己的语言讲,蕴含着辩证法思维,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就不觉得艰涩难懂,也很容易领悟生活的智慧。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04-22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10239.html 1 3 让哲学说老百姓的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