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吹牛广告”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丰 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的有关决策部署,切实清理整治群众反映集中的广告市场乱象,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工作(4月17日澎湃新闻)。

提振消费,既关乎我国经济增长,也关乎民众福祉。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作出了总体部署,措施之一就是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而广告市场乱象,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利于打造放心消费环境,还加剧营销宣传“内卷式竞争”,影响市场公平。

广告违法乱象之所以屡治不绝,既是因为不少广告主为了多卖产品和服务,通过“吹牛”夸大效果,也因为网络平台等未能落实主体责任。另外,相比以往,广告形式和发布渠道更多样更隐蔽,监管难度加大。当“吹牛”广告损害消费者知情权等权益,就会增加消费成本,继而影响消费信心,制约消费提振。

所以,上述《通知》针对广告市场乱象开展整治进行部署,明确了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组织依法严查“神医”“神药”广告、食品广告疗效化宣传、保本无风险的金融理财广告、职业技能培训类违法广告、互联网违法广告等。这既是规范相关行业市场秩序,也在切实护卫消费者权益。

通过整治广告市场秩序,让各种“吹牛”广告远离大众视野,并倒逼企业广告宣传“有一说一”,相关行业领域才能回归真实,消费者才敢于消费、放心消费,提振消费的政策措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尽管广告市场违法现象涉及多个行业,在线上线下不同程度存在,对整治工作是不小的考验,但效果可期。其一,舆论对广告违法问题揭露不少,应以此为线索开展整治。其二,违法广告多出现在网络平台上,只要强化平台责任,不难治理。其三,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严格履职。

在开展集中整治的同时,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各方责任,使违法广告不敢不能不想抬头。对于问题严重的违法广告,不妨“一案双查”,既依法追究广告主的法律责任,也要依法约谈乃至处罚涉事网络平台。《广告法》是整治违法广告的基础武器,《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规章,则是治理具体行业广告的补充性武器。这些武器应发挥作用。

2025-04-18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09755.html 1 3 整治“吹牛广告”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