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重生” 成为环保T恤

记者 沈莉 通讯员 陈学峰

一觉醒来,我“重生”了,竟成了一件环保T恤。

上一世,我是被人丢弃的海洋垃圾;这一世,“重生”为环保T恤的我,必定要实现自己的价值。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海洋垃圾怎么会“重生”为T恤?一件T恤,又如何能“C位出道”,成为环保代言人?

故事,要从2021年讲起——

“重生”前,我是被人类弃在海洋中的旧渔网、塑料瓶等垃圾。哪怕过了100年、200年、300年,我也很难被降解。以一个普通的塑料瓶为例,至少需要450年,才能被降解。

就因为我的存在,无数海洋动物在误食后中毒,甚至死亡。

无人收、无处放、无利润,一直是处理我的老大难问题。必须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幸运的是,我遇上了他。

他是白小T的创始人张勇。我和他的初见,是多年前一个风平浪静的下午。他和团队成员出海捕鱼,“一不小心”便把我捞了上来。

这场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

2024年发布的《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在全国58个近岸区域的海洋垃圾监测结果中,我分别占海面漂浮垃圾的89.8%、海滩垃圾的79.1%、海底垃圾的75.4%。换句话说,捞上来的垃圾,大多是我。

虽然那时的我脏兮兮,但张勇没有嫌弃。我依旧清楚地记得他说的,我是被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只要用得好,就能变废为宝。

“这么多塑料垃圾,不如试试将其制成T恤。”就这样,因为张勇的一句话,我被送往了海洋垃圾回收企业。

在那里,我获得了“重生”——

塑料瓶、塑料袋、旧渔网……按照属性,我被分成了不同小组;去除表面的盐分、沙子等杂质后,我被先后送入多台专用设备,经过多道复杂工序,变成了大小均匀的塑料粒子;随后,工作人员又将我送入纺丝机,在高温作用下,我再次熔融,变成细长的丝条,成为纤维;接着,我又从海洋垃圾回收企业去往白小T的生产车间,和棉质原料一同混纺成纱线,再织成布料;最后,我被制成一件环保T恤。

我的“重生”,可谓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但一想到,会有更多的伙伴沿着这条“取经路”,变成一件件环保T恤,我便不觉得辛苦了。

如果用塑料瓶作为计量单位,一般来说,10个瓶子就能制成一件重约150克的环保T恤。相比直接生产新的塑料纤维,可减少约500克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减少废弃物约150克、水资源消耗约930克。

对了,我和普通的T恤并没有区别,穿起来舒适又透气,看不出一点以往“脏乱差”的模样。很快,大家就能在线上线下商店买到我了。

如今,我可不仅仅是一件T恤,更是环保的代言人。你看,我的身影频频出现在环保公益活动现场,甚至漂洋过海去了非洲。

张勇说,光鲜亮丽的时尚,不该以污染为代价,白小T要做一些解决具体社会问题的事。为此,白小T推出了“续航计划”,包括“换衣工程”“护海行动”“非洲易物”和“环保地球”四大板块。

如开展一系列“护海行动”,通过建设海洋废弃物收集点、定期清理海岸线垃圾、出海打捞海洋废弃物等方式,回收废物原料,制造再生材料;深入研发环保系列产品,将收集的海洋废弃塑料物进行处理,制成环保成衣,践行“环保地球”的愿景。

“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使垃圾资源化,这是化腐朽为神奇,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张勇说。

宁波拥有2万余家纺织企业,年产值逾亿元。从海洋垃圾到环保T恤,这是我的“重生”,也是宁波推动实现“双碳”目标、迈向无废纺织领域的一次实践。希望我的故事,能激励更多人、更多企业加入无废行列,让地球更美好。

2025-04-07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07427.html 1 3 海洋垃圾“重生” 成为环保T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