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国
昨天中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碰头会”在奉化区大堰镇柏坑村举行。其间,“95后”青创客应姗蓉及其电商直播、短视频创作团队骨干成员齐聚一堂,在乡野间开启了一场“头脑风暴”(3月31日《宁波日报》民生版)。
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乡村、记录乡村、推广乡村。他们不仅是“三农”故事的讲述者,更是乡村振兴的推动者。笔者以为,要真正讲好“三农”故事,不能止步于追求流量和热度,而要以产业为支点,让乡村焕发新活力,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名副其实的“兴农人”。
讲好“三农”故事,最核心的是真实和情感。应姗蓉的短视频之所以能引发关注,正是因为她把握住了乡村生活的细腻温度。无论是田间地头的劳作,还是围炉夜话的温馨,抑或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这些都构成了乡村的独特魅力。质朴的表达、真诚的互动,可以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乡村故事不能只停留在“乡愁”层面,而要深入展现乡村的新变化、新希望,反映新时代农民的奋斗与智慧。优秀的“三农”传播,应该让观众了解到,乡村不仅是诗意的田园,更是创业的沃土。直播带货是一种有效方式,政府、企业和短视频创作者可以形成合力,搭建更多的乡村电商培训平台,帮助农民掌握直播技能,让他们成为自家农产品的代言人,实现真正的自主增收。
乡村振兴需要创新思维,短视频平台正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故事与经济。每一个关注乡村、热爱乡村的短视频创作者,都可以加入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对年轻人来说,讲好“三农”故事,争做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农人”,这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时代机遇。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民生邮箱18716846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