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形成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协同培养新格局

董 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教育建设是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塑造科技创新拔尖人才的奠基性工程。当前,全面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大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不断完善大中小学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为此,要通过统筹规划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理念,创新“大中小一体化、家校社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机制,强化科学教育供给,形成协同培养新格局。

同心同向,一体厚培科学教育文化沃土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使家长重视科学教育,使学生热爱科学,形成崇尚科学、勇于创新、勤于探索的良好氛围。

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社会层面要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如科学讲座、科技展览、科普竞赛等,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扩大科普覆盖面。科技馆、博物馆、天文台等科普场所,向中小学学生和偏远地区的居民,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参观机会。对于一些热门馆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要根据实际科学实施预约机制,比如,保留人工售票窗口、电话预约、延时服务等形式,加强规范引导,确保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鼓励科学家、科研人员参与科学传播工作,通过撰写科普文章、制作科普视频等方式,将复杂的科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公众。鼓励创新文化,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如在学校教育中强调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提问、质疑、探索未知。学校通过跨学科整合和增加探究性实验比例优化科学课程设计。用“科学日志”替代部分标准化考试,记录学生的提问、假设和反思过程。鼓励“失败分析”,对实验中的错误思路给予过程性评价。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科学家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树立尊重和热爱科学的社会风尚。

共频共振,一体强化科学教育长效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和强化监测评估,进一步保障科学教育资源在城乡、区域间的均衡配置,形成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构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科学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学前阶段注重培养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小学阶段设置综合科学课程,中学阶段分设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课程,并增加跨学科内容。组织编写高质量科学教材,融入最新科研成果和科学史内容,注重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加强高素质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范院校科学教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在职教师科学教育专项培训,邀请科学家和教育专家授课;建立科学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强实践教学与资源建设,加强学校实验室建设,配备先进实验设备;建设校外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如科技馆、博物馆、科研院所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开发科学教育在线课程和数字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强化多元协同的育人机制。建立教育部门、科技部门、科协等多部门协同推进科学教育的工作机制;鼓励企业参与科学教育,设立奖学金、开展科普活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教育理念和资源。各地教育局、科协等相关部门可组织当地名特优教师、学科特长教师、高层次人才、离(退)休工作者等优秀教育工作者资源成立科学教师导师团,作为兼职教师团队,定期开展科学公开课、科学晚会、科普大讲堂等活动,为学校科学教育提供支持。

互融互助,一体搭建科学教育平台载体

构建由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定期交流的协作机制,打造协同创新的科学教育平台载体。

多方融合各类优质校内资源。吸引和培养优秀的科学教育人才,包括科学家、教师、科普工作者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开发高质量、多样化的科学教育课程,包括教材、教具、实验、活动等,提升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建设和共享实验室、博物馆、科技馆、天文台等科学教育设施,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科学学习体验;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支持科学教育项目的孵化与推广,打造公益与市场相结合的供给体系。遴选补充优秀校外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者市场化运营将优质的校外资源纳入科学教育活动,推出“基本课程+特色课程”的“1+N菜单式”课程资源供给模式,实行“配餐制”“点餐制”供师生选择,为有创新潜质、立志科学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情境导向、实践驱动的科学教育资源。打造功能完善、用户友好的线上平台。通过建立科技资源共享网站,教师可上传优秀教学课件和案例,科技馆与科研机构分享前沿科研成果和科普展品介绍,企业发布科技应用相关内容。用户能根据需求分类检索下载资源。增加互动交流社区,教育者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难题解决方案;学生可提问、交流学习心得;科学家和科普达人在线答疑,分享科研故事。同时,设置活动发布与报名功能,方便组织各类线上线下科普活动。【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课题(Y202353223)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5-04-01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06565.html 1 3 推进形成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协同培养新格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