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痛点”在哪儿

欢迎您来说一说

记者 杨绪忠

一年一度的“3·15”即将到来。在消费场景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您是否曾遭遇虚假宣传、商品伪劣、服务缩水或维权无门的困境?是否因商家套路而困扰,因权益受损而愤慨?

无论您是权益受损的个体,还是坚守初心的经营者,您的故事与呼声,都将成为推动市场清朗的星光。宁波日报报网端推出的“天天315”栏目长期致力于消费维权,以笔为刃,以真相为盾,曝光乱象、推动解决,让每一份消费的信任都不被辜负!任何维权方面的问题,请通过文末方式参与,本栏目将与您并肩同行,共同守护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

面对技术创新和绿色环保的大势,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但与此同时,相关的消费投诉越来越多,成为行业发展中的“痛点”。

“刚买的新车,提车后才开了一小时故障灯就频频亮起,真让人烦心!”去年,网友邹先生曾通过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反映,问界M9汽车刚到手,结果行驶时发动机故障灯亮起,怀疑汽车存在质量问题,要求换车却遭到4S店拒绝。

该问题经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受理后,鄞州区市场监管局回复称,投诉人与门店就质保时限和赔偿金额问题存在较大分歧,建议投诉人通过其他法律途径解决。最终,在各方努力下,网友邹先生与4S店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纠纷得以化解。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通过宁波民生e点通投诉反映的问题还有不少:

编号为“169357”的网友留言:宁波南部商务区汇港大厦物业公司不让新能源汽车停到地下车库。我们是电车包月客户,租了停车位一个季度或者半年,现在被强制退费,并被禁止继续租停车位和进入地库。买电车的就不配进车库吗?

编号为“167968”的网友写道:目前,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用比较高,前两年保险费用是5000元(两年都有出险),第三年变成了8800元,这样的保费合理吗?另外,新能源汽车投保也比较困难,有人就因车辆行驶里程数较高被拒,希望保险服务合理化。

记者通过走访市消保委和市汽车流通协会获悉,当前,新能源汽车消费投诉热点主要集中在电池性能、智能系统、售后服务、价格波动、智能驾驶功能及车身质量等方面。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也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长期发展提出了挑战。具体热点包括:

1.电池问题

续航缩水:消费者普遍反映新能源汽车的实际续航里程与宣传不符,尤其在低温环境下,续航性能显著下降。

电池故障:包括行驶中动力中断、充电过程中热失控、电池自燃等问题,部分车辆甚至在静止状态下发生自燃。

更换成本高:电池包更换费用高昂,通常为车价的50%至100%,部分车主因事故更换电池的费用甚至超过车辆残值。

2.智能系统与车机问题

系统升级问题:车机系统卡顿、升级延迟、升级后频繁死机或功能异常等问题较为普遍。

数据隐私泄露:部分车机系统存在数据隐私漏洞,车主个人信息(如行驶轨迹、通话记录)未经授权被上传至云端。

3.售后服务与价格问题

售后成本高: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较高,尤其是“三电”系统维修,需要专用设备和技术,导致维修周期长、费用高。

价格“背刺”:部分车主购车后不久遭遇同款车型大幅降价,导致心理落差大,甚至影响车辆保值率。

交车延迟:部分车企因产能或经营问题未按时交车,引发定金/订金纠纷。

4.智能驾驶问题

智驾功能缺陷:部分车企的智能驾驶功能宣传与实际能力不匹配,导致用户过度依赖智驾系统,引发安全事故。

自动泊车异常:部分车型的自动泊车功能存在缺陷,导致车辆发生剐蹭或碰撞。

5.车身质量与工艺问题

车身锈蚀:部分新车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面积生锈,甚至车身结构覆盖件锈蚀出现空洞,车辆耐用性和安全性降低。

偷工减料:在价格战背景下,部分车企为降低成本,在制造工艺和材料质量上偷工减料,导致车辆后期故障频发。

6.充电设施不足

充电难:充电设施建设和普及程度仍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或老旧小区,充电难问题突出。

新能源汽车消费纠纷也日益增多,成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共同面临的难题。

面对以上投诉热点,针对购买、配件、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欢迎网友通过以下方式提供相关线索,或吐槽遇到的维权难题和烦恼,宁波民生e点通将作为沟通的桥梁,通过记者深入现场,倾听消费者的呼声,走访相关企业、业内人士和监管部门,为解决纠纷、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寻求破解之道。

1.拨打热线81850000;

2.打开甬派App,在下方“问政”板块留言;

3.微信搜索“nb81850”,关注后直接留言;

4.打开中国宁波网,登录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留言。

2025-02-26 欢迎您来说一说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00818.html 1 3 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痛点”在哪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