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钢
2月3日,中国台湾女演员、歌手、主持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年仅48岁。在社交媒体上,网友表达痛惜和哀悼之余,也讨论起流感话题:流感为何如此凶险?流感和普通感冒区别在哪(2月3日央广网)?
48岁,仅仅因为流感而去世,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医学专家认为,流感导致死亡的案例虽然极少发生,但是感染流感后处置措施不当,确实会加重病情,增加死亡风险。老年人、儿童、孕妇、肥胖人群或者存在基础疾病、免疫力较差人群,是流感的易感人群,流感季节,这些人群应做好防范,尽量接种流感疫苗。
冬季,是感冒易发及流行季节,防范呼吸道疾病,做好预防是第一要务,必须坚持防疫“四件套”——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尽量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同时,保持生活规律起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变熬夜、酗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同样重要。这几年来,我们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成绩显著,但是,基层医疗资源不足、应急响应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疫情防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受到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个别企业的健康保障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疫情监测、病毒溯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远程医疗、智能诊断等也在日益改变医疗服务模式,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为疾病预防做更多探索。
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流感,最后竟然会夺走一条鲜活的生命,看来,流感所具有的重症、危重症、死亡风险,被人们大大低估了。大S骤然去世警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在流感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之外,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疾病预防,尽量减少传染途径、降低感染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避免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