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文化礼包

鲍静静

春节申遗成功,看起来很遥远,又似乎跟自己很切近。我对于民俗文化的喜爱,源于耳濡目染。

小时候村里有位仙风道骨的孝友伯伯,还有位会玩的小银外公。当时孝友伯伯已是古稀之年,可辈分低,被我们降级喊成伯伯,他会讲聊斋故事。小银外公喜欢在墙上画竹子、老虎,会唱马灯调、会舞龙,能制作十多米长的蝴蝶、蜈蚣风筝,我们常常跟着他到田野里疯跑。

大概受到他们的影响,每年春节发祝福之际,我会玩一种码字游戏,静待生肖空降脑海。

虎年祈祷:壬寅虎啸听到了吗?天朗气清,愿您徜徉书海山林的每天都是春天,都是王者的荣耀。

兔年吉祥语:愿您如登月宫,星光满途,宁静喜悦,一派祥和。愿您收获更多粉丝,永远是麦田里最黑最亮的守望者。

龙年展望词:挥一挥衣袖,让我们作别癸卯月宫的玉兔;拨一拨红尘,您可听到了来自东海甲辰年的龙吟?愿您蛟龙出海,大鹏展翅,凭借六月大风逍遥畅游。

乙巳蛇年还未来临,我已根据蛇冬眠的生理习性以及图腾指向写好了拜年词:那是2024年雪被下一场深沉的睡眠,把自己弯成一张拉满的弓,等着那惊蛰的雷声吧,在闪电里舞动,向云霄发射一支箭……

如果说,根据生肖的风俗象征撰写的祝福语是我发出的一个文化礼包,那么,每年的春节我还会收获两个文化礼包。

女儿虽然大学毕业了,但每年大学校长会给我们家长寄来一份软笔魏碑书法月历挂轴。

这些月历挂轴,有的以唐诗、宋词为题材,有的则是历代圣贤的名言佳句。旧的一年已逝,我仍舍不得将旧月历扔掉,现在家里书柜的侧壁依然挂着两幅书法作品,其一写的是“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其二是王阳明先生之句,“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另一个文化礼包是正月初一领的宁波图书馆“天一讲堂”实录书籍。有时还会意外地收获加赠的红包壳,印着“福至心灵”等字样,上面镂空,有苏州园林花窗的既视感,文艺范十足。

“天一讲堂”带来的智慧火花和人文精神,多年来让我受益匪浅。早些年,易中天、肖复兴、周国平、钱文忠等学术大家的讲座很“燃”,去年,南京大学毕飞宇老师的《欢迎来到人间》与北京大学戴锦华老师的《电影与我们置身的社会》讲座十分火爆。忘不了毕飞宇老师演讲时对现场气氛的掌控能力,还有他作为知识分子对人文情怀的不懈追求、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度探索。戴锦华老师选取《奥本海默》《芭比》《流浪地球2》《一代宗师》等影片为案例,高屋建瓴地引领观众了解电影对时代与生命的观照。

“天一讲堂”的精彩讲座不胜枚举,宁波图书馆每年将其结集出版,免费发放给读者,而且把这一盛事安排在正月初一下午。对于错过讲座或想重温高峰体验的读者来说,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当“中国年”成为“世界年”,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考量。我很想在这个春节到台州、丽水等地的古镇老街走一走,看一看,相信一定会邂逅别样的惊喜。

2025-01-27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97120.html 1 3 三个文化礼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