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真似幻 不知所起

——从云石会唱和到云石会传奇

汤丹文

最近,由天一阁·月湖景区管理办公室组织编纂的《〈云石会传奇〉校注》出版,这部宁波现存唯一敷演城市故事的古代戏曲作品终于“宝珠重光”。

《云石会传奇》的诞生,源于宁波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文人唱和,对一块石头的抒情吟咏,发生在顺治七年(1650年)。宁波府经历(官名)乔钵的好友闻性道说起明代以来月湖之东的白檀寺附近有奇石一块。于是,官员兼文人的乔钵,寻得了这块每当阴雨便云气氤氲的石头,为之“洗尘”,并遍邀宁波的名家“斗酒”于月湖宝云僧院。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让他们酒后激发灵感,同题作诗唱和,以成雅事。

在《〈云石会传奇〉校注》最后,附录了清代文人有关云石的20多首诗赋。对云石的吟咏,在宁波延续了几百年。史学大家全祖望更是写下“四明万山、朝宗湖南”“长共天根,以镇枌社”之句,把云石定为四明众山之宗、宁波城市之根。

宁波城内有湖有河,不缺水,独缺“苍山一点”。古有镇明岭头一说,那也就是一个小土坡。而云石既出,且有灵气,于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文人乐居理想,也就大功告成了。

在众多的唱和中,当时的落拓才子包燮整了个大活儿,那就是创作了一部名为《云石会传奇》的大戏。其实,这个创意还是来自为石痴狂的乔钵:他一门心思“想作传奇,以传不朽”。此剧封面上写有“肉芝先生订阅”几个字,这“肉芝先生”就是乔钵自号,相当于这部戏的出品人。事实上,《云石会传奇》不久后“技成出演”,背后也是乔钵一手操持筹办的。

《云石会传奇》讲了一个书生与才女遭遇“情劫”的故事。大意是书生杜言客居才女影云家中,一日,杜言在壁上题了“清风明月夜,丝竹勉为吟。雁沓鱼无信”三句诗,因事外出没有收尾。影云看到后,便提笔续上“鹊报凤鸾音”一句。没想到,影云之父误认为两人有奸情,严斥影云,并告官捉了杜言。刚烈的影云,含恨投水,幸被哑女(维卫佛)救起。

看似一出才子佳人遭难之戏,包燮的神奇之处就是在剧中引入了云石故事和宁波哑女传说,让这出戏有了鲜明的宁波地域色彩,且成为一部颇具人生高度的“穿越剧”。

影云是天上织女“支机石”所化,落入凡间渡劫。而哑女成为串起剧情的重要人物:作为维卫佛的化身,哑女持帚扫地于戒香寺,“行市井间,所至见惨容,则其家有凶祸;见喜色,则家有福祥”。书生杜言正是见了哑女惨容,才有了后来的坎坷。包燮把宋代宁波哑女传说和起于明代的云石故事、杜生公案拉扯在一起,却也不太生硬。“哑女神迹”在戏曲中的再创造,无疑强化了维卫佛与宁波的关系,也算是那个时代文人对宁波城市形象传播的贡献吧。

无疑,杜言是喜欢影云的,他直白地说:“你看她,妙楷出自纤手,雅句出自巧心,使小生喜而欲狂矣。”而影云对杜书生的感觉似乎是不置可否,她与小妹交流时说:“休疑有意通鱼信,不过无心报鹊言。”两人更是商定不去理此事的方针。

然人算不如天算,影云投水,杜言入狱。影云假装女鬼,来到赴甬官员乔因阜在西郊的客船上鸣冤,并吟出“因君憔悴解君愁,累我冰肌一点雪”之句。暗夜下“女鬼”的哀怨深情,真是应了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记中所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杜言与影云在续诗的有意无心间,产生了微妙的情愫,可说是刹那缘起,最终却聚散无由。其实,这剧中所述所言,何尝不蕴含着剧作者对世间之情的自问,所谓“文人幻笔,妙有千钧”。闻性道在《云石会传奇》序中对杜言、影云、哑女、维卫佛、乔因阜等不同年代的人物关系发出“是谁是我?是人是谁?”这样哲学意义上的终极疑问。而乔钵则说包燮之作“一派骷髅,笑哭于纸上”,也算是非常深刻的观后感吧。

2025-01-13 ——从云石会唱和到云石会传奇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95007.html 1 3 情真似幻 不知所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