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理论创新保障改革行稳致远

范家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对党的理论创新提出明确要求:“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新征程上要把握历史主动,持续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创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正确道路上行稳致远。

深刻领悟党的理论创新的极端重要性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新建立起来的。恩格斯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体现出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经验来看,没有理论创新的引领,就没有国家和政党建设的推进。革命时期,抱残守缺的教条主义曾严重侵蚀党的肌体,一直到延安整风后才得以肃清。改革开放以思想解放为旗帜,吹响实事求是的号角,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从新时代国家、政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来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刻推进理论创新是确保党在应对各种风险考验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

深刻把握党的理论创新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间的内在逻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这既为党的理论创新指明方向,也内蕴了理论创新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间的逻辑。以学铸魂,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牢固的立场与价值遵循。理论创新的首要之义在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只有基础稳固了,创新才不会走偏,改革方向才不会误入歧途。以学增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改革大潮澎湃向前,没有创新灵感的迸发,改革步履维艰,要持续学习汲取智慧力量,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智力支撑。以学正风,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优良的作风保障。要结合时代情境推动作风建设层面的理论创新,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以学促干,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注入不竭的实践动力。现实需求呼唤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指明实践方向,并再次创造新的实践需求。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理论创新内蕴的精神力量转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坚守“魂”“根”,确保改革沿着正确道路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魂脉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所在,以党的理论创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扣魂脉和根脉,做到“两个结合”,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回应时代,及时响应改革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引领时代的理论创新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目前,中国处在民族复兴关键时期,正经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且深刻的变革。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挑战,理论创新要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宽广的视野格局,及时科学解答“时代之问”。完善体系,以系统整体的理论体系推进改革前行。改革步入攻坚期、深水区,今后将更加凸显全面系统的特征,靠零敲碎打不行,靠碎片化修补也不行。理论创新也必须朝系统化、体系化方向完善,确保理论发展与改革相适应。依托人民,确保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身处实践前沿,对实践感知最为敏感,其生动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必须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将基层新鲜经验转化为党的理论创新。同时也要确保人民群众能切身感知改革带来的发展变化,切实享受改革的发展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市委党校)

2024-12-17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90265.html 1 3 以党的理论创新保障改革行稳致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