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惠兰
从现场负责奉化江流域多个遗址考古工作,到海曙潘家耷遗址、慈溪湾山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独立带队……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的丁风雅博士,在考古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读大三时,丁风雅参与了沈阳偏堡子遗址的考古教学实习,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接触田野考古。随着铲土的落下,一块古老的陶片映入眼帘。“当第一次亲手挖掘出文物的那一刻,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丁风雅回忆说,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与古人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自那以后,丁风雅更加积极地投入考古学习和实践。从河南淅川坑南旧石器遗址,到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再到云南昆明凤栖山墓地……他主动联系并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的考古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田野考古经验。
刮面、判断遗迹现象、清理揭露、拍照、测绘、提取文物、做记录……这些是田野考古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丁风雅介绍,考古发掘需要用手铲一层一层刮面并仔细观察土质,以判断遗迹现象的范围、开口层位、叠压打破关系等。遇到复杂遗迹现象,则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更好地探索和研究遗存背后的故事,丁风雅选择继续深造攻读考古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北方地区公元前5000年以前新石器文化时空框架》,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序列和时空框架,为后续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读博期间,他与导师赵宾福教授合著了《查海遗址与查海时代》一文,去年发表在核心期刊《文物》杂志上。
从2012年开始,学生时代的丁风雅就持续多年跟随学校老师在宁波的多个考古项目实习,包括奉化尚桥古墓地、镇海鱼山和乌龟山先秦遗址等。
“正是这些项目,让我有机会深入到宁波地区的考古工作中去,大家一起探讨和研究宁波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聚落分布特征、环境变迁规律、古人生计方式演变等问题。”丁风雅说,这让他对考古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他看来,考古不仅要掌握地层学和类型学等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复原遗存形成过程中的事件,朝着“透物见人见事”的方向努力。
2018年,丁风雅入职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
“很感谢宁波!我是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来到宁波工作的,当时我和爱人处于异地工作的状态。在上级组织的关心和单位领导的推动下,三年后我爱人的工作也调到了宁波。”丁风雅说。
作为宁波考古的新生力量,工作伊始,单位便让丁风雅参与奉化下王渡遗址、何家遗址等重要考古发掘项目。他带领团队在奉化江流域先秦遗址考古这片领域深挖细掘,使得一个个古老的聚落被发现和研究。
六年间,他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个重要遗址的考古工作,包括奉化下王渡、上王、何家、竺家、顾家庄、陈王,海曙潘家耷,江北东门村,慈溪湾山等遗址,成为宁波考古界的生力军。
其中,奉化何家、奉化顾家庄、奉化陈王、江北东门村4个考古项目,先后获评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的主动性课题——奉化江流域先秦遗址考古调查与勘探项目开展过程中,丁风雅和团队通过短短几年时间,便发现了近30处先秦遗址,极大丰富了学界对宁波地区先秦聚落时空格局和分布特征的认识。
在奉化顾家庄遗址,丁风雅带领团队发现了一处河姆渡文化四期墓地和干栏式建筑、土台等遗迹,以及大量陶、玉、石、木等遗物。这些发现,为研究河姆渡文化晚期的葬俗和墓葬形制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丰富了宁波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今年上半年,丁风雅主持了慈溪湾山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挖掘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鱼钩,宛若海洋文明的“使者”,诉说着宁波人民与大海的深厚渊源。
“这次发掘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宁波的海洋文化,更为研究宁波地区历史文化的连续性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丁风雅说。
参加工作以来,丁风雅已在《文物》《国家博物馆馆刊》《东南文化》《江汉考古》《南方文物》等专业刊物上发表了十余篇学术论文。
“希望未来能够揭示更多关于宁波地域文明的发展脉络,为保护和传承宁波的历史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丁风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