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是高校历史学专业一门比较重要的本科基础性课程,核心内容在于系统讲授中国历代王朝的典章制度及其演变。该课程既有史学的性质,又具有政治学的特点,同时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综合性较强。传统史学课堂,侧重于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基本知识、原理和研究方法,探究历代典章制度特点等。今日“新文科”建设,鼓励交叉学科及交叉融合学科的建设,该课程正具备较好的学科交叉基础,其中尤以历史学与政治学的双重交叉最为明显。更为重要的是,以制度演进为视角,探究中华民族发展史,也是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强化“五史”教育的有益尝试。
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史学、政治学、法学等专业均开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各有教材,侧重性略有不同。代表性的历史学教材有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政治学教材有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第四版)等著;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则兼具历史学和政治学的特征。
各专业开设课程相似,内容难免存在重叠,主要在课程体系及内容导入上有所区别。史学课堂以史料解读为基础,偏重于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脉络的讲授,由此加深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认知。政治学课堂立足于政治学理论,更多剖析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政府运行机制特点及监察、军事等各种制度的变化发展等问题。整体而言,不同专业的课程特色明显,融会贯通尚有不足。
本课程与通史课程在内容上也有所重复,定位需更明晰。历史系本科生一般在低年级阶段接受通史课程的系统学习,本课程主要开设在高年级阶段。制度史学习与通史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在制度史课程教学中,特色不够明显,与通史课程区分度不够,无疑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堂教学
首先,加强与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联系。政治学教材从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政治制度、政府管理机构及运行机制等角度展开。从现有教材上看,专业间的交流及借鉴并不多,有一定提升空间。本课程革新在立足于史料解读、侧重梳理历史演进脉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吸纳政治学中关于制度构建、政府运行机制、职官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从而拓展课程视野及理论深度。
其次,与通史课程有所区分。本课程应侧重于梳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比如皇帝制度、宰辅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度等,突出专题讲授。内容上主要凸显两点:一是系统性,教师需要全面系统地讲述各项制度的基本知识点,由点及线地梳理制度演进脉络;二是学术性,内容上保持一定的深度,引导学生了解制度史研究动态,为进一步深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其三,教学方式上有所更张。课程设计上将教师讲授与论文精读结合起来。教师择取一些较有代表性的政治制度史论文,作为本课程的学习资料,组织学生展开课前精读、课堂展示,老师点评、组织讨论等学习环节。
以课程革新为契机,讲好中华民族发展史
从历史学科方向来看,党史、新中国史及改革开放史主要属于中国近现代史范畴,社会主义发展史可大致归于世界史范畴,而中华民族发展史与中国古代史联系更为紧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作为中国古代史方向重要的基础课程,如何使课程建设与“五史”教育更融合,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宋史专家邓广铭提出“四把钥匙”即年代、职官、目录、地理,学习了解职官制度为史学研究的入门要径。深入理解中国历代王朝兴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融合发展,制度演进能提供一条较为清晰的线索。制度史课堂在融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内容上,大有可为。现稍举几例以说明。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有几个重要的演进期。殷商采取内外服统治,还留有明显的部落制痕迹。西周以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扩大了疆域,统治也更为稳定。春秋战国至西汉武帝时期,是分封制逐步向郡县制演进的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郡县制又渐次演变为州县制。宋元以降,受到女真、蒙古制度的影响,元代确立了行省制度,在明清被延续下来。省,至今为中国重要的一级地方行政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演变实际与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融合呈现一定重合,具有高度相关性,这在本质上反映了中华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进程,不啻从地方行政制度角度阐释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较好视角。
史学相关理论也可拓展讲解。上世纪末以来,关于隋唐帝国的形成发展,存在“北朝主流论”与“南朝化”两种观点,其分歧在于北朝还是南朝制度文化对隋唐帝国影响力更大?持续的学术讨论推动了中古史相关研究。其实,无论是北朝主导还是南朝主导,都展示了隋唐帝国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结晶,中华文明正是在与内部若干子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整合发展。
历史学作为传统基础学科,课程建设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课程深度及外延。随着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的发展,许多学术信息能够迅速传播开来,也对课程革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学方式上,引入课堂讨论课,组织精读论文,着力培养学生解读史料、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深挖课程思政元素,重视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力求最大限度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本文系宁波市甬江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培育对象项目资助成果)
(作者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特聘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