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名昆虫少年 看科学素养培养

王学进

7月12日,在周尧昆虫博物馆开展的“妙趣‘虫’生——昆虫少年和他的小伙伴”暑期展上,宁波三名昆虫少年首次一起亮相,分别是10岁的褚南钦、11岁的李於言和13岁的施则行。他们向前来参观的小朋友分享关于昆虫的知识和乐趣(7月15日《宁波晚报》)。

蚁狮、侧裸蜣螂、亚力施春蜓稚虫……这些昆虫怪怪的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里发毛,三名昆虫少年却乐此不疲地观察它们、研究它们,且颇有心得,展现出难得的科学素养。

从三名昆虫少年的故事中,可以看出科学精神并不是那么高深、神秘,只要肯学,多数人可以拥有。一是要有强烈的探究欲,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由好奇衍生兴趣直至热爱。就像李於言,在它山堰徒步时,能从动物粪便中发现侧裸蜣螂,能在落叶堆中找到亚力施春蜓稚虫。二是一旦认准目标,就心无旁骛,高度专注。像施则行,为了看蚁狮如何设置陷阱捕食昆虫,可以在沙地坐上一天。三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像褚南钦,愿意花大量时间去研究怎样提高拍死蚊子的效率……概而言之,三人身上最宝贵也是最本质的科学素养就是创新、创造。

去年10月,《宁波市“院士之乡”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办法》提出,通过3年到5年的努力,建成一批科学教育示范区、示范学校、科创中心和精品课程,全市学校科学教育进一步加强,师生科学素养普遍提升,科学家精神得到赓续。同时明确,加大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力度,让学生学会像科学家一样开展科学探索,像工程师一样解决工程实践问题。

如果说,三名昆虫少年能很好地继承前辈法布尔、周尧等科学家的精神,那么,更多的中小学生又何尝不能呢?因此,创造条件,采取措施,鼓励更多学生像昆虫少年那样开展科学探索,提升科学素养和创造力,定能造就一大批少年科技精英。如此,是教育之幸,也是科学之幸,宁波“院士之乡”的金字招牌也将越擦越亮。

2024-07-17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64428.html 1 3 从三名昆虫少年 看科学素养培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