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就业形态 大学生思政工作

宋超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创造了全新的“数字就业生态”。目前,宁波聚集了以外卖骑手、快递小哥、货运司机、网络主播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25.9万人。与此同时,新就业形态也成了大学生稳就业的重要着力点,大学毕业生选择新就业形态的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大学生新就业群体学习能力更强,使用网络更加熟练,在职场中更加独立自主,然而,由于该群体在网络平台上的分散和相对隐匿性,做好大学生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是社会治理面临的新考题,同时也是释放新活力、积聚新动能、赋能新经济的新契机。

改变认知,融入圈层,明确思政工作指向

当前,大学生新就业群体长期网络化生存,思政工作者要尽快放下身段,重塑话语方式,融入大学生新就业群体圈层,明确思政工作的指向目标,才有可能重新赢得话语权。

一是要具备开放意识和开放视野,以包容之心看待各种潮流文化,研究大学生新就业群体的话语和审美,找到情感的“共通点”和思想的“共鸣点”,融入大学生新就业群体独特的“文化圈”,学会在圈内巧妙发声。二是建立双向互动的、平等的交流方式,平等地去搭建双方充分参与的话语情境,使自上而下权力导向的强制认同转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建构与共同参与的对话模式。三是要明确思政工作的指向目标,新时代思政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过程目标指向大学生新就业群体的政治认同,即把新就业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理念和实际行动统一到科学理论上来、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

求同存异,增强交互,实现正向价值输出

思政工作者和大学生新就业群体各自的理念、认识、方法、思想品德的发展程度及实践的价值指向等有着突出的差异性,思政工作者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找准契合点,实现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正向输出。

一是鼓励形成有差异、有竞争的互动氛围,以增强交互性应对互联网的复杂性,打造具体实践、榜样示范、环境浸润等立体式思政网络,让不同需求的大学生新就业群体得到不同方式、不同主题的思想指引。二是不断输入最新的思政教育资源,主动挖掘社会环境中蕴含的一切思政教育资源,尤其要推动宁波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不断提升思政工作者的素养,并联合在甬高校思政专家名师,借力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新媒体人士,实现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由主体向客体的正向输出。

创新方法,算法赋能,建立线上线下链接

“眼球经济”时代,传统灌输式、“独白式”的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带有行政色彩的思政工作方法,在网络空间里无法吸引大学生新就业群体的注意力。因此,要善于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手段,建立起虚拟和现实之间的有效链接,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一是创设互联网+沉浸式思政应用场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等科技手段去创建智能化的思政应用场景,打造沉浸式体验,把线下的历史文化资源、精神资源、理论资源、媒体资源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引入线上思政工作,拓展工作范围。二是对算法推荐进行前置把关,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掌握大学生新就业群体的个体需求、兴趣偏好,提前进行议程设置,利用算法推荐来精准分发主流价值内容,注入正面情感价值。三是以真实的价值体验唤醒情感链接,通过有目的的仪式感强化大学生新就业群体的身份认同。挖掘重大纪念庆典活动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设置一些真实的价值体验活动,唤醒大学生新就业群体心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历史和现实、线上和线下产生情感链接,实现主流价值的强化和延续。

抓住关键少数,培养能人,鼓励参与社会治理

培养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做好大学生新就业群体思政工作,需要重视和发掘在网络上、行业里有着相当话语权和影响力的“能人”。要不断探索培养扶持能人成长的机制,鼓励能人参与社会治理,让更多能人在网络平台上发挥凝聚人心、引领思想的作用。

一是鼓励大学生新就业群体积极表达利益诉求。如奉化区创建“新农创·学习”“新农创·建言”“新农创·服务”“新农创·乡创”特色品牌,为当地青年网络代表人士搭建学习培训、建言献策、服务创客、创业创新等桥梁,在服务的过程中输入正确义利观。二是畅通政治参与的渠道。邀请大学生新就业群体代表参加重大活动、列席重要会议,开设线上参政议政渠道,定期举办论坛、沙龙等,搭建交流对话平台,及时听取他们关于政策制定、运行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利益表达过程的延伸。三是积极回应关切。思政工作者应直面大学生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困惑,从专业的高度出发主动阐释,树立正确导向,对大学生新就业群体提出的针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问题要做出积极主动的解答。四是提升能人参政议政能力。把握住大学生新就业群体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能人,特别是社会影响较大的网络人士,通过理论教育、考察调研、社会服务等培训和实践锻炼方式,提升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引导他们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本文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一般规划课题(2024SCG116)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2024-07-09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62747.html 1 3 做好新就业形态 大学生思政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