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那些“老门头”

桑金伟 文/摄

我心目中的“老门头”必须是有一定年头的,即建造年代在民国、清代及以前;必须是大门的门头,而且是完整的;必须是民居类型的,保国寺、天一阁、庆安会馆等庙堂类建筑的大门只好忍痛割爱了;必定属于中国古建筑,“洋门头”不在讨论范围内;允许后期作适当修缮,但不能有较大改动。在这些“严标准”之下,保存至今(至少我探访时还存在)的“老门头”就少之又少了。

大门是室内与外界的出入口,是一个家族、一户家庭的脸面,故古人对大门建造和装饰是很舍得花钱的,宁波人更是如此。

宁波“老门头”中占比最高的是八字门头、石箍门头。八字门头侧重于门的样式,石箍门头侧重于门的材质。八字门头、石箍门头又与砖雕相结合,派生出八字砖雕门头、石箍砖雕门头等。考究的人家又为大门建一间屋,这就成了“门楼”,有门楼的大门,过去在宁波也不少。这些门楼与八字、石箍、砖雕等结合,又增加了不少大门种类。因此要给宁波那些“老门头”合理分类,有点难度。

一些建筑类书籍上的大门分类,总是以北方为基础,宁波的“老门头”是排不上号的。南、北方对“老门头”称呼也完全不同,宁波的那些“老门头”缺乏现成的资料。还是对着我拍摄积累的照片,以具体实例展开分析,更为贴切。

第1幅是童家砖雕台门,位于江北区庄桥街道童家村庙后童2号,其最显著的亮点是砖雕精美。砖雕下部即“门洞”是具有宁波特色的石箍门,红石门框、绿色雀替,它与周边灰色砖雕、白色墙体,搭配十分得体。童家砖雕台门的另一个亮点是保存完好,整个大门没有遭到人为破坏,且仍处于初始状态。

童家砖雕台门主体为三开间,分上下两层,左右严格对称。两层都起脊,正脊高耸;两边也有脊,略低。左右八个尖角上翘,颇有气势。童家砖雕台门规格之大,为浙东少见。

台门屋顶为筒瓦、凤凰纹滴水瓦,檐椽及飞椽皆为方形仿木。檐椽下部置斗拱,正中斗拱共8朵,两边斗拱各3朵,均为仿木。斗拱下部是砖雕。

正中的砖雕尤为精美,雕刻的是人物,包括传说故事、戏剧故事中的人物。最中间的一块砖雕刻的是“八仙过海”,似是整个砖雕的“画眼”。

“童姚马径张,银子好打墙”,这句当地老话说的是早年慈东童家村的童氏家族、姚家村的姚氏家族与马径村的张氏家族都是巨富,而童氏又被列为三家之首。童家砖雕台门显然是家境富裕的象征。

据说,台门内是一座四合院,正屋堂名“九叙堂”。我之所以没有把童家砖雕台门列入庙堂类建筑,是因为台门内的四合院是住人的,村上又另有童家祠堂,我曾去拍摄过。

第2幅是王钫故居门楼,位于奉化区大堰镇大堰村下街,它属于门楼式的大门。门楼式的大门是将大门置于少则半间、多则三五间、常被称作“门楼”的屋中,早年门楼中有“阍者”(司阍、门子)等居住。它的亮点是门楼硕大,我在宁波至今未见比它更大的民居门楼。

王钫故居门楼面临县溪,背靠虎头山,面阔三间,坐西朝东。门楼通宽7.17米,进深6.80米,高6.60米,地面用卵石铺墁。中门前檐柱左右有石狮子一对,昂首相向而蹲,煞是威风。中门月台置垂带踏跺三级,梁架采用穿斗和抬梁混合结构,梁架髹有彩绘。

该门楼于1982年被公布为奉化市级文保单位,系明代建筑,估计后来房顶被翻修过。中门梁上有新匾两块,分别是“尚书第”和“旌表尚义之门”,猜测原来应有老匾。两块新匾落款均为“甲申年”,即1994年。20年前我去拍摄,当时门楼内是大宅院。

第3幅是慈城福字门头,位于江北区慈城金家井巷7号,它的亮点是门头内有石板砌成的“福”字照壁(影壁),这种款式的照壁在宁波难得一见。而一进门就见照壁的情况,过去在北方倒是常见。

据悉,福字门头原为明万历年间湖广布政使冯叔吉住宅的一部分。此类以石箍为门框、其上施以普通的砖雕的门头,在宁波较为常见。

第4幅是沈家阊门八字门头,位于奉化区萧王庙街道,门头上门牌标为张家路18号沈家阊门7号。奉化一带的人们习惯将大户人家的门头叫作“阊门”。

它的亮点在于八字门头两边的石底座。门头正面既作柱子又作立面的墙体分掰两边,呈八字。八字门头在视觉上增加了大门的开阔度,又便于两边进行装饰,故深受宁波人喜欢。宁波的八字门头,往往墙身采用砖雕、底座以石鼓或须弥石为基。

该八字门头的门顶用砖雕和石雕,雕刻图案大方美观。门两边用砖雕,其下呈黑褐色的是石鼓形底座,石质高档,与砖雕搭配协调。门台前置垂带石阶二级,呈红色。

第5幅是鸣鹤“廿四间头”八字门头,位于慈溪市鸣鹤古镇。“廿四间头”是通行俗称,全称大概是二十四间走马楼,乃嘉庆年间国药巨商叶心培之子叶锡凤所建,已有200多年历史。该宅七间两弄两层,加厢房共有二十四间,且楼屋四周有走廊可通行,甚至可骑马在里面畅行无阻,故被称为“走马楼”。走马楼是我国南方四合院民居中很有特色的一种结构,盛行于宁波一带的大户人家中。

“廿四间头”八字门头的亮点在于门头中间的6扇木门。我把这种老门扇称为“古代的防盗门”,在宁波乡下偶尔能遇上。

第6幅是泗门成之庄八字门头,位于余姚市泗门镇望安路14号。它属于砖雕八字门头,其亮点是八字门头形制大。门头内部有门房,两侧的石鼓形底座采用的是红石。成之庄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为浙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地主庄园之一。

第7幅是咸祥一小门楼,位于鄞州区咸祥镇环镇西路88号。门楼很小,充其量仅一间屋面,但独立建造,屋顶起脊,中有“福”字。同样是门楼形式,与王钫故居的门楼比较,有很大的不同,其亮点在于门楼中的木结构。

此小门楼的木结构相当完整,上有浙东常见的牛腿和雀替,两侧有四柱木门枋落地,门枋夹板上部刻有门联一副,韵味十足。此门与北京四合院中的蛮子门有些相似,级别不高但经济实惠,过去在宁波城乡常能见到。

让我颇费心力的是对门联“宗传陶正家声远,学绍藉溪道脉长”的考证。此门联是名联“宗传后稷家声远,学绍濂溪道脉长”的“翻版”,联中的“陶正”和“藉溪”,可能是周代掌管制造陶器之事的官和世称“藉溪先生”的学者胡宪。推测屋主是他们的后裔。

2024-06-24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59715.html 1 3 宁波那些“老门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