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科
再过几天,“5·20”这个令情侣们忙乎的日子就要到了。笔者常坐地铁,又很关心时事,在这个时间节点,自然就想到了一个跟地铁相关的话题。
有调查显示,65.6%的地铁乘客为出行习惯较固定人群,每周乘坐地铁次数在9次至15次,搭乘地铁上下班的需求占89.5%。这些地铁族较为年轻,18岁至55岁人群超九成,平均年龄34.4岁,中大专以上至研究生学历的占67.9%。可以说,年轻群体是当前地铁出行的主力军。
另据《2023年轻人恋爱观报告》显示,单身群体中有近半数对恋爱需求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年轻人的恋爱意愿越来越低。面对恋爱这件事,许多年轻人表现出随缘的态度,认为“该来的总会来”,平时不积极主动社交。有的年轻人虽然想脱单,却因为没时间、社交圈窄乃至不善表达等原因,脱单无期。
结合上述两则信息,笔者有一个建议:如果我们能在单身群体地铁通勤时间,在地铁车厢开辟一个公共空间,打破他们“在公共空间的界限感”,突破其“社恐防御机制”,就可以增强他们的交流意愿,有效地激发、促进他们的恋爱进程。
正如地铁车厢温度,因为归属公共空间,“众口难调”。尤其在夏季,地铁车厢温度,有的乘客说空调温度太高、太热,有的乘客说太冷,有的表示温度正好,不要再调节。但地铁管理部门通过“分区调温”的方式,将地铁车厢分为“弱冷车厢”“强冷车厢”和“普通车厢”三种温区,进行分开控温,体现出地铁服务的细致化和人性化,让城市出行更有“温度”。
如果我们能根据地铁进出客流量,在每班地铁设立一节或几节“相亲车厢”,进行适当的氛围布置,并广而告之:进入“相亲车厢”并停留,就代表您是单身人士,渴望恋爱,那就自动获得了一个“想脱单”的标签。同一车厢的单身人士就可以破除“公共空间的界限感”和“社恐防御机制”,遇到有缘的、对得上眼的异性,就可以大方大胆地去沟通交流。如此,单身人士尤其是年轻人的恋爱时间和恋爱机会等将获得极大拓展,有助于其恋爱进程。
在很多年轻人婚嫁意愿不高、生育率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笔者以为,这一建议有现实意义且可操作,供相关部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