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

许会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江北区作为中心城区,以都市工业为主形态,按照“空间重塑—创新赋能—产业调整—企业提质—效益提升”基本路径,探索一条符合导向、契合实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空间重塑,拓展都市工业新发展阵地

全国新型工业化大会要求,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更好发挥高新区、工业园区等各类园区作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制造业布局。中心城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客观面临增量土地减少、用地成本攀升难题,传统工业园区与现代都市形态逐渐割裂,需要加快推动空间要素从“横向延伸”向“纵向拓展”转变,打造一批更加集约高效、功能复合的产业楼宇。江北区并行推进企业自主改造、国资收购开发、国资收储再出让等模式,以“二次开发”为抓手,打造了万科智能智造产业园、柯力人工智能大厦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改造地块容积率提升至3.0左右。2023年,全区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38.8万元,亩均增加值达231.5万元,宁水集团等5家企业成功入选省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

创新赋能,激活都市工业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科技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动能,尤其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及其有效价值转化对产业链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中心城区要加快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创造出以核心技术为支撑的创新要素优势和创新能力优势,提高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和区域集群的创新水平。江北区积极探索“一链一平台一园区”发展模式,“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模式全域推广,“两链融合”深化推动,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国电投宁波氢能研究院等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加速培育,江北高新园区被成功认定为省级高新区。

产业调整,构建现代都市工业体系

产业结构转型是新型工业化的落脚点,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整体导向下,都市工业总体呈现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基本特征,更加侧重智能制造和研发、设计、营销等“微笑曲线”两端环节,全面展现更高发展质量、发展效能、发展水平。中心城区产业基础扎实,要坚持先立后破的基本理念,以“做强传统产业、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未来产业”的方式稳步推动产业结构进阶“向上”。江北区积极构建产业“金字塔”,主导产业通过链式化发展产值稳步提升,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加快转型,生物医药、光电膜材料、5G+工业互联网、互联网软件等新兴领域不断壮大。截至2023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36%和75%。

企业提质,培育壮大都市工业企业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工业发展根本上要靠企业,企业强工业才能强,壮大有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一批企业,对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具有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中心城区应该瞄准具备更强的资源整合力、产业带动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企业重点培育,加快集团型、总部型、平台型、上市型企业形成规模聚集,支撑工业产业高能级发展。江北区以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为抓手,启动“龙头企业+工业50强企业+30家精锐企业+20家新锐企业”的101企业梯队培育工程,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家。

经过实践探索,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新型工业化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与城市各个阶段发展逻辑转型、生产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相适应。对于城市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区,选择以城市资源和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人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科技含量高、集聚水平高、经济效益高,体现先进资源聚集力、城市功能支撑力和高位发展牵引力的都市工业形态进行发展是切实可行的道路,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创新效果最大化、产业价值最大化和企业优势最大化。

面向未来,江北区将进一步迭代升级“二次开发”“工业上楼”,拓展空间承载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引育高质量科创人才,实施高水平“两链融合”,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力;系统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转型、产业集群链式化布局、生产方式低碳化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化培育总部企业、做大“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引进“智造”企业,扩大企业竞争力,为全市乃至全省高质量实现新型工业化探路。

(作者为江北区委副书记、区长)

2024-05-14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52552.html 1 3 都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