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思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持续关注为基层减负,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这一重要指示,既彰显了“必须减”的坚定决心,又明确了“怎么减”的关键方法,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指明了方向。
基层治理中存在“小马拉大车”困境,一些额外的事项、不适当的层层加码,让基层干部不厌其烦、不堪重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责不清、边界不明,这也是为基层减负反弹回潮、隐形变异的重要因素。解决基层权责不匹配、不对等问题,是为基层减负的长久之计。厘清权责边界,理顺职责关系,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解决基层“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问题,为基层开出一张履职尽责的“说明书”,才能实现长效减负、减负不反弹。
明确权责,需要强化责任担当。上级部门频频向基层“甩包袱”“加担子”,只想揽权不想干事、不想担责,将各种事情一股脑压下去,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上级部门要从党性觉悟上找根源,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更多从基层出发,强化责任担当,对相关工作事项,本部门能完成的就不压给基层单位,自己能“跑腿”的就别向基层“动嘴”;对于跨地区、跨层级、跨单位的事项,上级部门要抓好统筹协调,把各自的职责落到实处,既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又唱好统筹的“协奏曲”。
明确权责,需要加强清单管理。实践证明,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各方责任分明、各尽其力,基层干部才能轻装上阵,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这就要求,合理划定权责边界,明确基层单位承担的工作范围、职责事项,基层单位该做哪些事、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何种效果,都应有明确的范围、具体的标准,通过务实合理的任务“单子”,有效减轻基层的工作“担子”。让基层单位“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一目了然。基层干部履行职责有明确依据,就能有效避免因职责过重陷入疲于应付的境地。
明确权责,需要坚持纪律保障。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违反精文减会有关规定搞文山会海”“在督查检查考核等工作中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等行为纳入处分范围,彰显出纠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鲜明态度。要结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严格执纪监督,通报曝光反面典型案例,旗帜鲜明向各种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的行为说“不”,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激励基层干部更好担当作为、真抓实干。
基层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地、群众得实惠,有赖于基层强有力的落实。对基层而言,松绑绝非松劲,减负并非减责。广大基层干部要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更好服务百姓,让减负成果惠及基层干部和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