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闲书”

童鸿杰

读闲书,要身闲心闲,有闲工夫。

“闲阶雨过苔花润,小簟风来薤叶凉。”唐代诗人陆龟蒙写过一首《闲书》,以自然闲散的笔调,写出内心的无牵无挂,文字优美,清新淡雅。陆龟蒙,号江湖散人,常携书籍、茶灶、笔床、钓具泛舟往来于太湖,无拘无束。

民国时期的作家郁达夫有一本散文集,也叫《闲书》。里面夹杂着诗词考据笔记,喜爱的作家简介,以及各种时事评论。其中有一篇,写他理想中的住处:“地皮不必大,房子不必讲究,有一处登高望远的高楼,三间平屋便好。房子内部要有亮一点的光线,周围树木和院子的草地间白沙来铺,种些爬山虎掩去墙头。”读来文笔清新,有种浓浓的生活气息。后来才知道,这本书是他在杭州、福州闲居时写的随笔小品。

与郁达夫同时代的周作人,爱看闲书。他说闲书可以代替纸烟,还说各式八股文都是闲书。当然,这里的“闲”并不仅仅指书的内容,还包含着阅读心态的闲适,是一种豁达和趣味。有了这种趣味,周作人把枕上翻书当作享受,把如厕读书看作消遣,让人不免想到《归田录》里钱思公的怪癖:“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

周作人的散文,十有八九与书相关,尤其是1932年以后,写作更是“篇篇有书”。后来有人称这类散文叫“书话”,相当于现在的读书随笔。书话,“书”是首要条件,是根本,以书为线,由书谈开。而“话”就是闲谈,包含了闲适、随性的特点,或调侃或反讽,或褒奖或批评,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回想起来,这几年,自己也读了一些闲书,写了一些随笔,对于读闲书算是有些体会。

读闲书,可以滋润生活。读陆羽的《茶经》,见识茶的名称:一称茶,二称槚,三称蔎,四称茗,五称荈,一时间,醒神清心,思绪飞扬。想起一位作家所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半日黄昏终会落,十年尘梦总是轻。这有书有茶的日子,蕴含着我们忽略的风景,万般芜杂过后,找些时间,做些闲情雅事,是生命最好的慰藉。

读童岳荐的《调鼎集》,一本中国烹饪文化的古书。书中知识繁多,内容广博,种类丰富,调和作料部,铺设戏席部,特牲杂牲部,分类见解精到,更有羽族部、江鲜部的制作技法描写细腻,让人忍不住想要动手尝试。于是买了材料,和母亲一起下厨。笑谈间,母亲用平静的语言,回顾早年贫苦。老花镜片后面的目光悠远,充满慈祥,也闪现沧桑年月。

读闲书,也可以慰藉心灵。读《魏晋风华》,读到兰亭雅集。永和九年,风和日丽,名士们宽袍大袖,偎花依草,列坐于溪流两旁。荷叶轻托酒杯,信自漂流,到了谁的跟前,谁就要赋诗一首。“明山秀水,可化心中郁结。”这一次春天的酒会,是清谈的盛会,是山水间的旅行,引领着我们融入了东晋时期的山水审美。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这是《菜根谭》里的名句。教我们懂得车马殿宇之外,还有飞花与美酒,俗世之外的闲趣。也许体验生命的过程就像是咀嚼“菜根”,人事纷至沓来,悲喜交织轮回,川原相接延展。而那些清闲的时光,供我们咀嚼往夕,顾盼人生。倘若失去了这些生命中的美好,生活也会变得黯淡无光。

读书能提高学识,读书也能明晰义理,在这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有时忽略了读书一个重要的价值,那就是滋润生活,慰藉心灵。希望你我都能撇开一切功利,在繁忙之中,用书香体会闲的意蕴。或许,这才是阅读的真谛。

2024-04-22 童鸿杰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48816.html 1 3 读“闲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