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申磊 单晓峰
昨天上午,由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实施的奉化六项“衣领子”行动2.0系列之“双雁争鸣”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
发布会上,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区社会治理中心分别通报了今年以来“双雁争鸣”行动取得的成效、亮点及下步工作计划。
为加快村社党组织“头雁”和社会组织“群雁”整合联动、互融共进,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区委组织部坚持党建引领,巩固提升“双雁争鸣”行动质效,汇聚起共同富裕特色区建设强大合力。一是双雁队伍合力更合拍。聚焦村社换届工作主线,扎实推进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实施“青创客入乡扎根”计划,成功引进乡创人才600余名,招引落地包括精品民宿、网红村咖等多元业态在内的创业项目47个,实现农创产值近亿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会化参与机制,推动双雁融合,组建社区社会组织92个,开展传统节庆、文娱文化等活动350余场。二是党建品牌出圈更出彩。以“大党建”思维推动各项工作争先攀高。先后与央企国企、机关部门、高等院校建成党建联建65个,落实联建项目283个,带动村均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9.6%,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4%,有效破解“强村”独自飞、“弱村”拖后腿的问题。成功召开全市“国企联村助共富”行动现场会,“雪窦乡履”党建联建、“和美金溪”共富工坊入选省级党建联建典型案例。通过将“党建链”嵌入产业链、创新链,融入社会组织、两新企业、共建单位等资源,推动水蜜桃、气动等产业再上新台阶。三是片区组团创新更创富。坚持运用经营理念,把政策、人才、业态等融入14个乡村共富片区,以资源整合促发展融合。“大滕头”“大金溪”“大雪窦”等乡村片区迭代发展,加速“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蝶变。下步,区委组织部将以组织振兴牵引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提升双雁齐飞格局,汇聚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合力,推动区域发展更有潜力活力,群众生活更有温度质感。
聚焦“群雁”助力共同富裕特色区建设,今年以来,区委社会工作部着力推动组织建设、平台赋能、规范培育等各项工作。一是社会组织管理更为系统。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全面推进社会组织“面、线、点”三维建设。突出社会组织总会统领性,建成投用社会组织之家;突出社会组织规范性,指导新建社会组织党组织57个,新增覆盖社会组织189家,累计开展群雁学堂18期,培育社会组织骨干超千人,在全市率先开展行业协会商会助推共同富裕专项行动,推动实施助富项目48个;突出基层村社服务性,鼓励引导社会组织根据村社实际,开展供需适配与深度合作,孵化扶持一批扎根基层的新社会组织力量。二是和美社区培育更具特色。迭代民情收集机制,切实掌握社情民意,及时调处矛盾纠纷,涌现“巷口夜话”等优秀社区服务案例;实施“双社共融”项目,引导优质社会组织与社区结对共建,策划实施服务项目10余个,通过挖掘能人达人,组建形成社区社团92个;深入开展分类治理,制定社区分类治理“一本账”,统筹落实社区治理“微项目”64个。三是服务群众工作更加多维。抓牢抓实公益性项目,连续8年举办公益创投活动,累计落地公益项目177个,投入扶持资金378万元;做精做细惠民性服务,创新实施“暖暖的新家·一房三居”等志愿服务项目,调动社会组织开展便民服务、文体活动等1600余场次,服务群众超8万人次;办好办优群众性赛事,相继举办田间乡音村K赛等大型群众性活动8场,参与人次近20万。下一步,区委社会工作部将继续以社会组织总会为“领雁”、优质社会组织为“翼雁”、村社社会组织为“雏雁”,聚焦“领雁”带“翼雁”、“翼雁”助“雏雁”,聚力建强社会组织“群雁争先”方阵,奋力构建“群雁齐飞”格局。
为提供“头雁效能”释放的机制保障,区社会治理中心聚焦网格化服务管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两条主线,坚持固本强基夯基础、发挥优势展特色,创新建立“三项机制”,着力推动网格提质增效。下转第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