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中国·城市在行动”地方政务诚信100个典型案例发布

我区村级合同“全周期监管”经验入选

通讯员 程刚锋

近日,我区《强化村级合同监管 筑牢诚信政府基石》案例成功入选国家级“信用中国·城市在行动”地方政务诚信100个典型案例,并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的《中国信用》期刊上发布,向全国推广。这一荣誉彰显了近年来我区在规范村级权力运行、保障集体资产权益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直面痛点

系统治理“旧账新签”难题

针对以往村级合同存在的底数不清、管理混乱、履约不力、风险暗藏等问题,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纪委监委、区司法局等部门,于近年启动村级合同规范化管理改革。核心思路是构建“全周期、制度化、数字化”监管体系。首阶段即在全区开展合同“大起底”,全面梳理摸排存量合同6000余份,涵盖土地承包、资产租赁、工程建设等7大类,彻底厘清“糊涂账”。创新建立“红黄绿”三色分级预警督办机制,对标注为“黄牌”(未及时履行)、“红牌”(严重超期)的合同,组建专业团队“一案一策”攻坚化解。截至目前,成功化解历史遗留问题69个,为村集体挽回损失80余万元。

建章立制

扎紧合同管理“篱笆墙”

为确保改革长效,区纪委监委、区农业农村局主导推动制度体系建设。联合出台《村级合同“全周期”监督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合同酝酿、签订、履行、终止全流程规范。在镇街层面推行“法律专业审+部门业务审”双重审查机制,重点围绕程序合规、权责明晰、风险防控等建立“12项风险清单”,对新签合同进行“季度体检”。累计审查新签合同1676份,修改不规范条款320余处,规避法律风险48起。同时,针对高频事项编制7大类19套标准化合同范本,全面推行村级合同专管员制度和统一归档借阅流程,从源头上杜绝“空白合同”和条款隐患。

数字赋能

实现监管预警“智能化”

强化科技支撑是提升监管效能的关键。区农业农村局依托“浙农经管”系统与“浙江省基层公权力全程在线审批应用平台”深度贯通。利用合同管理专属模块,设置“履约不及时”“违规长期合同”“亲情关系合同”等智能预警规则,实现风险自动识别,实时推送至区、镇、村三级监管端,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创新推出村级“阳光公开二维码”,村民通过扫码即可便捷查询本村集体“三资”状况、合同关键信息、资金收支明细及关联会议纪要,极大提升了村级事务透明度和群众监督便利性。

经过系统治理,我区村级合同监管工作成效凸显。近三年,全区涉村级合同信访量显著下降,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年均7.95%的稳健增长,群众对村级事务满意度达到100%。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完善村级合同监管长效机制,深化成果应用,为我区乡村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诚信环境。

2025-08-05 “信用中国·城市在行动”地方政务诚信100个典型案例发布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228604.html 1 3 我区村级合同“全周期监管”经验入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