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甫
卢溪是峻壁溪继后溪、梅溪、曹溪之后的第四条支流。它源于银山岗南涧,一路向南,过卢家桥、裘村东、居仁桥(居鱼桥)和南环路3号桥,在阎家黄老堰下入于峻壁溪。
卢溪原称卢家溪。裘村,唐宋时称卢村,《忠义乡志》载:“裘村,银峰西南,古卢村地”。原来裘姓是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从嵊县迁入。其后,裘氏子孙瓜绵椒衍渐成大族,而卢氏逐渐式微直至消失。明洪武二年(1369年)正式改称“裘村”。由于历史的惯性,目前裘村仍有卢家溪、卢家桥、卢家岭3个地名。
从卢溪与峻壁溪汇流处往北,过南环路3号桥直到银河路居仁桥,这一段河道是卢溪的下游。溪水平静地流淌,两岸堤坝石砌,路面平整,其东岸的河堤修筑得像景区的游步道:沿溪是一长列石质栏杆,以保证游人的安全,还有一排整齐的绿植。卢溪东岸的埠头滩和西岸都是平整的农田,夏天这里稻苗拔节生长,一片绿油油的惹人喜爱。古时候象山港潮水沿峻壁溪入海口可以一直涨到这里,船只也可以在此锚泊,直到后梁布袋和尚入住庄下村的岳林庄,沿峻壁溪北岸嚢沙垒塘围涂造田,这里才成旱涝保收的良田。埠头滩至今仍有一长串不连贯的土丘,其上杂草灌木丛生,其中一个土丘上有两棵挺拔的大松树。
从居仁桥到卢家桥这一段,是卢溪的中游。这里有居仁桥、东信桥、卢家桥等6座桥梁,又有12座堰坝,使河面呈阶梯状层层提升。堰坝内水平如镜,暖风徐来波光粼粼,涟漪阵阵,但当流过堰坝的斜面撞到石块,会发出哗哗的声音。好几处堰坝上还有一长溜踏石,可以直通对岸,有几处还有洗衣的埠头,有人在洗涤、捣衣。
卢家桥下这一段河道迂回曲折,两岸堤高路窄,过去每当汛期险情不断。近年来,裘村镇政府对卢溪实施综合整治,包括河道疏浚、河墈砌石、堰坝翻修、道路拓宽等,还结合修建农文旅融合设施,如路面硬化、两侧植树种花、安装观光路灯、设石墩供游人小憩,还安装了体育锻炼设备。现在每天早晨和傍晚,有村民三五结队,在卢溪两岸或跑步或慢走,锻炼身体、聊天唠嗑。
从卢家桥再上去还有一处河湾,河岸开阔,是盛夏时节村民乘凉讲大道的地方。去年,这里多了个“新玩意”,三轮车上放着电视机和一个黑色的匣子,原来那是“卡拉OK”,每晚有好多人围观参与,不少人体验了把当歌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