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材。中医减肥具有标本兼治、副作用小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减肥者的青睐。但是,中医减肥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从几个方面正确认识。
中医对肥胖症的认识
中医认为,肥胖症的发生与体内的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有关。根据中医理论,肥胖症可以分为湿热型、痰湿型、气滞型和脾胃虚弱型等不同症型,具体如下:
1.湿热型肥胖症:主要表现为身体肥胖、容易出汗、口苦口干、尿黄便秘等。此型肥胖症与湿热内蕴有关,体内湿气过重,阻滞了体内的气血流通,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2.痰湿型肥胖症:主要表现为体重过重、容易疲倦乏力、胸闷嗳气、舌苔薄腻等,此型肥胖症与体内的痰湿积聚有关,体内湿气过盛,严重影响了脏腑功能。
3.气滞型肥胖症:主要表现为体胖腹胀、容易情绪不稳、大便干燥等,此型肥胖症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体内的气滞导致了体重增加。
4.脾胃虚弱型肥胖症:主要表现为体重过重、容易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此型肥胖症与脾胃功能虚弱有关,体内的脾胃功能不佳,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导致体重增加。
正确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有数据显示,全国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肿瘤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及病理基础。同时,肥胖可引发多种激素水平变化,与多种内分泌型疾病互为因果,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高血压为3.5倍,胆结石与不孕症则为3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中医减肥的独特优势
中医减肥是通过调整人的阴阳平衡,改善人的脏腑功能,消除痰湿、血瘀等体质,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因此,中医减肥并非单纯改善人的体重,而是通过调整身体机能,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有的患者喝了中药以后,虽然体重没有明显减轻,但是感到精神好了不少,不再嗜睡、犯困,这就是中药通过调整身体机能,逐步发挥的作用。
每个人的体质、肥胖程度和病因都不同,因此选择中药减肥方案,应该根据个人情况辨证论治,最好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合适的方案和剂量。一般用以下4种方法:
1.和胃消脂法。像焦三仙、鸡内金、草决明等都有和胃消脂减肥的功效。
2.疏肝利胆法。像柴胡、郁金、远志等都有舒肝理气、通腑减肥的功效。
3.化淤除膏法。像半夏、茯苓、红花等都有化淤除膏、通腑减肥的功效。
4.健脾益气法。像人参、白术、山药等都有健脾益气,使得营养物质得到吸收消化,让体重慢慢自然下降的功效。
中医减肥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诊断下,综合运用上述方法,为每名患者量身定制药方。需注意,患者不要自行购买市面上的减肥茶、减肥丸等产品,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且部分减肥茶为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会添加一些违禁成分,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中医减肥的生活习惯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在中医减肥期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和运动可作为辅助治疗。
在中医减肥期间,饮食尤为重要。俗话说,少吃多滋味,多吃伤脾胃。每餐要吃七分饱,应多吃蔬菜,适量吃点水果,同时要以粗粮、优质蛋白为主,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强的食品。此外,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能一顿饱一顿饿,这样反而会打乱身体的代谢节奏。
中医减肥并非单纯依靠药物,还需要结合适当的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瑜伽等。适量运动能够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燃烧,增强身体免疫力。要注意的是,运动要适量合理,不是强度越大越好,有些人减肥心切,一开始就过猛运动,反而造成运动损伤。
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药减肥也不例外。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减肥过程中体重的起伏,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减肥,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身材。
区中医医院 蔡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