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申飞 潘雨欣
近日,《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关于通报表扬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的通知》印发,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闻传播中心专题部等1793个表现突出的单位,李庚等1556名表现突出的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其中,奉化区司法局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擦亮“奉化普法”金名片
着力打造品牌新风尚
全面融入媒介,强化品牌展示。近年来,区司法局将“奉化普法”徽标、“奉小法”吉祥物、“知法奉于心 普法化于行”宣传口号等标识元素广泛添加和融入海报、视频、阵地、展板、宣传品等载体,以此提升品牌的使用频次和覆盖范围,使“奉化普法”品牌得到不断强化和展示。“八五”普法以来,已向全区各村(社区)发放主题宣传海报12套(8400张),向市民发放系列文创产品24000余件,新增展示阵地9个。
聚焦线上互动,加强品牌宣传。区司法局在打造品牌的同时,结合互联网交流互动特点,推出“奉小法”动态表情包,通过法言法语与日常用语相结合的方式,使普法品牌更具亲和力和传播力。“八五”普法以来,累计制作上新《“奉小法”说民法典》以案释法情景短剧三季共59集,其中有45集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录用,27集被“浙里普法”平台录用,有力扩大了品牌的覆盖面和传播力。
紧跟时代潮流,扩大品牌影响。为使品牌“吸睛”又“出圈”,区司法局设计制作“奉小法”服装玩偶和文创宣传品,开展“奉小法”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重大节庆比赛等系列活动,通过拟人化举措,使“奉小法”的性格形象更加立体丰满,累计开展宣传活动1000多场次。与此同时,以“奉化普法”品牌冠名普法宣传活动的模式,连续2年在全区举办“知法奉于心 普法化于行”少年法治故事大赛,吸引青少年学生深度了解品牌、宣传品牌,以“小手拉大手”形式,提升“奉化普法”品牌知晓度和认可度。
解锁普法教育新玩法
坚持实效趣味两手抓
直播普法新升级,精准互动传知识。近年来,区司法局深化数字化普法探索,依托融媒体平台,在岳林街道金海社区设立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并推出“知法奉于心 普法化于行”直播讲座3.0版。邀请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通过精准推送普法内容、线上线下同步互动等方式,实现普法教育精准化与场景化。“八五”普法以来,已推出网络普法课堂29场次,每场约有3000人次参与收看,有力提升普法宣传数字化、网络化水平。
法治阵地添新景,公园村里话法治。结合城市公园发展建设,区司法局积极推动区级法治文化阵地进人气公共场所,以仁湖农趣园田园风光为底色,打造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奉法公园”,用法治风景扮靓城市美景。同时,立足重点村、特色村、旅游村,深化基层法治文化“一地一品”建设,“八五”普法以来,全区共新增法治阵地和景观带30多个,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法治文化阵地129个,其中区级10个,宪法主题馆、奉化刑事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等被评为“浙江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节庆普法融民俗,欢乐氛围中学习。将普法活动与传统民俗相结合,推出法治春联、法治灯谜、法治粽子、法治中秋等融合民俗特色的普法宣传形式,将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让群众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接受法治教育。此外,结合桃花节、油菜花节、杜鹃花文化旅游节、全民健身运动会等重大节庆和文化民俗活动开展法治宣传,在轻松的文旅氛围中弘扬法治精神、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展现基层治理新风貌
引领基层治理新气象
国家级舞台展风采,滕头村法治培训引领全国示范。2023年和2024年,由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主办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训班连续2年在我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律明白人”代表齐聚“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滕头村,沉浸式接受法治培训。培训班得到与会司法部领导和参训代表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区司法局也成功向全国展示了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建设成就和基层依法治理的优秀经验。
民主法治深扎根,创建村社典型筑牢基层法治基石。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是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有效措施和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区司法局充分挖掘优质村(社区)资源,加强检查指导,加大经费扶持力度,通过抓规范、夯基础、树亮点,培育打造基层民主法治实践典型示范。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民主法治村(社区)2个、省级51个、市级264个,累计向78个村(社区)发放经费补助120万元。
“法律明白人”领航,培育基层法治“领头雁”激发新活力。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分层的原则,区司法局加大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训力度,通过丰富培训内容和手段,不断提升培训工作精准性、实用性和灵活性。该局以滕头乡村振兴学院资源为依托,以“课堂教学+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区级“法律明白人”骨干培训班。各镇(街道)司法所以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为指引,或组织“法律明白人”参与视频培训,或邀请律师、法官等专业人士开展现场轮训,着力打造群众身边找得着、用得上、真管用的基层依法治理先锋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