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林朝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特别是在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作为文博人,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备受鼓舞。

一、领会全会精神实质

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双重目标。全会的指导精神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双重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一点对于我们文博人来说,意味着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化的创新发展,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而生成的对于中华文化的信心和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博物馆承担着保存、展出、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责任,对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具有特别作用。我们要利用博物馆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发挥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精神力量,让博物馆成为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三是适应新形势。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在已有的数字展览之外,增加虚拟现实(VR)体验、增强现实(AR)互动和3D打印技术等,创造沉浸式体验,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文物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我区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文物保护点84处,这些珍贵的不可移动文物是奉化文化传统和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我们不仅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确保它们能够完整地传承下去,还要借助“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等契机,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二是文化研究的深化。文化研究是文化传承的基础。我们要深化对弥勒文化、红帮文化、红色文化、诗路文化等“在地文化”的研究,挖掘其内涵,提炼其精华,使之成为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资源。三是文旅融合的策略。全面落实文旅融合策略,加强文化基因的现代转化与创新利用,创新一批特色文旅项目、文化节庆、互动体验等,进一步扩大这些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通过文旅融合,让文化“活”起来,让游客在旅游中体验文化,在文化中享受旅游。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博物馆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活跃平台。作为新时代文博人,要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产品,通过丰富展览内容、创新展览形式,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奉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遗产。一是展览内容的丰富与创新。我们要不断更新展览内容,使之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同时,我们也要创新展览形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展览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能够有更加直观和深刻的体验。二是技术创新的应用。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服务质量和观众体验的关键一招,积极采用新技术,如虚拟现实和大数据分析,增强展览的互动性和教育的有效性。我们要通过技术创新,让博物馆的服务更加智能化、个性化,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三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强化。整合强化博物馆教育功能,持续推出如“夜宿博物馆”“我的家乡有宝藏”等高质量文化产品,举办丰富多样的讲座、公益课程和互动活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我们要通过教育活动,让博物馆成为公众终身学习的场所,让文化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四是合作与交流的加强。要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社区和其他文化机构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文化教育的深入发展,让奉化博物馆、各个文博点真正成为奉化人的终身学习和成长的良好平台。我们要通过合作与交流,形成文化教育的合力,共同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我们文博人来说,既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也是一次重要的行动指南。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奉化博物馆馆长

2024-09-10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74295.html 1 3 奋力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