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食品销售知识 科普指南

散装食品,是指在经营过程中无食品生产者预先制作的定量包装或者容器、需要称重或者计件销售的食品,包括无包装食品,以及通过称重或者计件后添加包装的食品。让我们一起了解下有关散装食品的相关知识。

散装食品需要称重销售,即不预先确定重量,按照基本计量单位进行定价。判断是预包装食品还是散装食品,关键看“预先定量”,是否“定量”很重要。预先定量,指的是在包装完成后即具有确定的量值(净含量),即各独立包装的量值(净含量)是一定的。如果产品经过包装后,量值不一定,不能称得上预先定量。比如,超市里把产品进行二次分装后,经过称重,在包装上标明量值(净含量),但是同一种产品每包次的量值(净含量)却又不统一,就不能称得上“预先定量”,还是散装食品。

有的食品在生产企业出厂时是预包装食品,但是在食品流通中二次分开销售,包括独立包装(如豆制品、果冻、糕点类产品等)和无包装的(大米、瓜子、干货等),前者属于带非定量包装食品,后者属于无包装食品,这时因为需要在电子秤称重计量打上价签,则属于散装食品。另外,简易包装(花生米、豆类、白砂糖等)、现场制售的熟食类食品(面点、油炸食品、卤制品、泡菜等)、拆零售卖食品(粽子、冻面)、食用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需要称重计量的,一般也都按照散装食品定性。

销售散装食品

需标明哪些内容

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销售散装食品标明的生产日期,应当与生产者在出厂时标注的生产日期一致。在经营过程中包装或分装的食品,不得更改原有的生产日期,不得延长原有的保质期。

销售散装食用农产品

需标明哪些内容

销售者销售散装食用农产品,应当在销售场所明显位置或者带包装产品的包装上如实标明食用农产品的名称、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的名称或者姓名等信息。产地应当具体到县(市、区),鼓励标注到乡镇、村等具体产地。对保质期有要求的,应当标注保质期;保质期与贮存条件有关的,应当予以标明;在包装、保鲜、贮存中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的,应当标明食品添加剂名称。

销售即食食用农产品还应当如实标明具体制作时间。食用农产品标签所用文字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标注的内容应当清楚、明显,不得含有虚假、错误或者其他误导性内容。

鼓励销售者在销售场所明显位置展示食用农产品的承诺达标合格证。带包装销售食用农产品的,鼓励在包装上标明生产日期或者包装日期、贮存条件以及最佳食用期限等内容。

进口鲜冻肉类产品的外包装上应当以中文标明规格、产地、目的地、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等内容。

分装销售的进口食用农产品,应当在包装上保留原进口食用农产品全部信息以及分装企业,分装时间、地点、保质期等信息。

销售散装食品过程中

需注意什么

散装食品销售场所应具有相对独立的区域或显著的隔离措施,直接入口散装食品应与生鲜畜禽、水产品分区设置,并有一定距离的物理隔离。

直接入口散装食品的销售、贮存区域应设置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以及防污染等设施设备,使用有效覆盖或隔离容器盛放食品。散装食品售货工具应放入防尘、防蝇、防污染的专用密闭保洁柜内或存放于专用的散装食品售货工具存放容器内。包装或分装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无毒、无害、无异味,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

从事接触直接入口散装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具有健康证明,从业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应当采取佩戴口罩、手套和帽子等防护措施,头发不应外露。

以散装形式销售的不易于挑拣异物或易引起交叉污染的食品,应采用小包装计量或使用密闭容器。使用密闭容器的应设置便于消费者查看、取用食品的工用具。

销售散装熟食的,还应有销售专间、专区或专柜,应配备具有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及保温或冷藏功能的设施,设置可开闭式食品传递设施,如需进行切割、分装等简单处理,应具有专间或专用操作区。

销售者通过去皮、切割等方式简单加工、销售即食食用农产品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食品安全防护,防止交叉污染。

2024-08-27 散装食品,是指在经营过程中无食品生产者预先制作的定量包装或者容器、需要称重或者计件销售的食品,包括无包装食品,以及通过称重或者计件后添加包装的食品。让我们一起了解下有关散装食品的相关知识。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71450.html 1 3 散装食品销售知识 科普指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