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加温”“减负”“增能”

我区持续深化婚俗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通讯员 李玉姣

自被列为全省持续深化婚俗改革重点推进区以来,我区全面加强婚姻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积极倡导简约文明婚俗礼仪,着力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持续传承良好家风家教,努力为爱“加温”“减负”“增能”,让文明婚俗深入人心、文明新风惠及百姓。

为爱“加温”再下功夫

婚俗改革“主旋律”更加高昂响亮

在“进一步统一思想上”下功夫。区婚俗改革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筹谋划、牵头抓总作用,召开了由各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共同参加的区婚俗改革推进会,会议对婚俗改革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对下步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区婚俗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宁波市奉化区持续深化婚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节点,持续跟踪问效。各镇(街道)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切实做到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充分保障持续深化婚俗改革各项工作付诸行动、落实到位。

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严格落实《关于奉化区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的若干规定》,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并严格执行报告、公示和备案制度,做到婚事事前报告、事后公示并备案等有关规定。建立“双月督查”制度,采取随机抽查、实地检查、查阅台账等形式,对各镇(街道)进行实地调研,及时掌握婚俗改革落实情况,加强对党员干部操办婚事的监督管理。印发《红白理事会工作手册》2.0版,健全红白事报备制度,规范红白事操办细节和程序。

在“进一步培育村宴新风上”下功夫。以全力培育“婚宴新办、婚事简办”社会新风尚为目标,全区283个行政村均已成立红白理事会,并把倡导婚宴简办、反对铺张浪费等写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村(居)民自治章程,对《若干规定》和婚宴新办要求等内容上墙公布。创新推进农村婚宴新风建设,在西坞街道西坞村、萧王庙街道青云村打造婚俗改革示范村,搭建婚事简办阵地,为村民举办婚宴提供便利;鼓励有条件的村建立农村婚宴队伍,大力推广“简约套餐”,防止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为爱“减负”再出实招

婚俗改革“主阵地”实现优化升级

持续扮靓婚姻登记场所。为了使新人有更好的体验感、幸福感,奉化区婚姻登记中心新打造了户外颁证台,并在婚登大厅外设置了婚俗改革标语,浓厚婚俗改革宣传氛围。目前,区婚姻登记中心共有室内传统式、现代式颁证大厅2个,室外颁证台1个,3个颁证厅(台)同时开展婚前讲座沙龙、集体颁证仪式等活动,可最多同时容纳40对新人。

不断优化婚姻文化基地。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奉化区博物馆婚俗文化基地”,2023年3月,在该基地举办“浙里嘉人”大型浙东婚俗文化展,通过相恋之欢、嫁娶之礼、礼法之变等板块,多角度展示浙东地区几百年来的婚俗文化变迁,使广大市民更好地了解浙本地优秀婚俗文化,激发市民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爱情的向往,实现“婚姻+婚俗+文化”多层联动。结合以“爱情之旅、幸福跑道”为设计主题的“宁波湾福桥项目”,完善“浙江宁波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婚姻文化基地”建设,打造具有滨海特色户外颁证场所。同时,在人流量大、活动丰富的溪口镇银凤广场嵌入婚姻主题文化,让广大市民在健身娱乐的同时,感受到健康、文明、向上的婚姻文化熏陶。

积极举办文明节俭集体婚礼。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特色,结合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颁证活动以及户外颁证典礼,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创新“特邀嘉宾”见证婚礼环节,邀请金婚夫妇、“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代表加入结婚登记特邀颁证员队伍,并引入公益、慈善等元素,使结婚颁证成为传播婚俗新风的“第一站”。2023年以来,已在“520”、七夕节等特殊日子,举办大型集体婚礼、颁证仪式7场,开展小型颁证活动20余场,共有300余对新人参与。

为爱“增能”再添举措

婚俗改革“主力军”逐渐发展壮大

婚姻辅导体系层次多维。以婚姻登记机关阵地为依托,建立集婚姻登记、婚姻家庭辅导、婚姻文化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区级综合性婚姻家庭辅导指导中心,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组织驻点开展辅导服务。成立奉化区婚姻家庭协会,为相关行业搭建有效沟通平台,规范行业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并从婚姻登记、婚俗文化、婚姻辅导、家庭服务等方面全面发力,助推全社会形成家庭文明新风尚。组建成立“奉帮和事嫂”婚姻家庭调解志愿者队伍,广泛动员优秀人民调解员等专业人员加入,以社会力量参与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建立以村(社区)妇联主席、热心“娘舅姆”为主的村(社区)婚姻家庭辅导队伍,推动婚姻教育辅导服务前端向基层延伸。

婚教辅导服务高效多元。通过线上线下一对一辅导以及讲座、沙龙等形式,常态化开展“爱的宣教”婚前辅导,为新人上好“婚前第一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发生。截至目前,婚前辅导服务已覆盖90%以上的新婚夫妻,服务满意率达100%。把握离婚辅导黄金期,对即将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进行离婚调解、化解矛盾,有效减少因冲动而草率离婚人数。做好婚姻现状信息收集,建立案例档案并在“冷静期”30天黄金期内开展个案跟踪、关怀辅导。同时,推广实施“四诊”维权工作方法,发挥三级妇联组织优势,开展婚姻家庭纠纷排摸、家事矛盾纠纷调解、危机干预等服务,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家庭护航措施丰富多样。依托各镇(街道)社会治理中心,打造“家事门诊一站式”婚调服务平台,通过“驻点服务+专家轮值+线上咨询”方式,为我区广大妇女及家庭提供婚姻家庭矛盾调处服务。培育“蓝海渔嫂”“溪口家里人”等一批婚姻家庭服务品牌,采取“妇联指导+社会协同+专业参与”方式,向妇女群众提供婚姻家庭关系指导和法律咨询。围绕家风家训家教主题,组建“家·宣讲”讲师团队伍,并开展“五进”宣讲活动。组织开展“清奉润万家”清廉家风馆参观学习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廉洁从政,让清廉文化深入家庭、浸润人心。

2024-08-12 为爱“加温”“减负”“增能”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68957.html 1 3 我区持续深化婚俗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