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糜倩雯 王层裕
通讯员 马碧幸
“我先订一袋!”“还有吗?我也买一袋。”8月2日,区人民医院骨科医护微信群里的消息接连不断,群内瞬间被接连发出的“爱心助农”红包霸屏。不一会儿,患者董老伯自家种的40袋梨就被大家订购一空。惊喜的消息令董老伯不敢置信,他没想到,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会有这么多暖心的医务人员伸出援手。
今年66岁的董老伯家住江口街道,以务农为生。往年七八月,正是董老伯最繁忙的时候,去市场卖水蜜桃、梨,再一同卖些自家的鸡蛋、鸭蛋,贴补家用。然而,今年7月中旬,董老伯不慎因劳作导致左脚受伤。随后,在台风“格美”影响后,自家种的水蜜桃也遭了殃,损失1万余元,这对董老伯一家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我老伴因尿毒症需要定期在医院做一周两次的血液透析,家里的开销压力实在不轻。”接连的打击,让董老伯又恼又伤心,但迫于脚伤却无计可施。
7月底,董老伯因脚伤迟迟未愈、疼痛加剧来到区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经检查,发现董老伯左足流血伴流脓,随后被转至住院部接受进一步治疗。8月2日,原定的手术时间到了,董老伯吃力地迈着步子来到护士站,犹豫了一会儿,试探着问道:“护士长,我自己家养的鸡鸭下的蛋要吗?能不能帮忙买些?我的脚伤了,鸡鸭蛋生下来好几天了没人卖,怕不新鲜了。快要手术了,我实在是放心不下。”说话间,拘谨的董老伯露出了腼腆的表情,他不知道自己百般无奈之下的请求是否唐突。“好呀,老伯,您家里有多少鸡蛋剩着都拿来吧,我买下,您放心吧。”了解到老伯的情况后,骨科护士长洪丽娜爽快答应,并连声安慰老人安心手术。
术后,细心的洪丽娜注意到,董老伯仍闪过忧思的愁容。交谈间,董老伯对洪丽娜吐露了心声:“我的脚伤一时半会好不了,作物成熟期又等不了,家里的三四百斤梨子急等着卖,愁啊!”
得知这一情况的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陈凯立即向全体骨科医护人员发出倡议:“骨12-45患者为低保家庭,老婆因尿毒症长期血透,现自己又因农田劳作时受伤住院,导致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农副产品滞销……我倡议全科医务人员为我们的困难患者献点爱心。我们来个爱心助农活动吧,奉献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让患者感受我们的温暖。”倡议书刚发出,骨科医务人员纷纷响应,为困难患者慷慨解囊,十几分钟,董老伯家的滞销农副产品便销售一空,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董老伯家的经济压力。
这场爱心助农行动,如同夏日里的一缕清风,吹散了笼罩在董老伯心头的阴霾,不仅解决了董老伯家的燃眉之急,也体现着区人民医院骨科医务人员“医者仁心”的高尚情操。骨科医务人员以小我之力,汇聚成大爱之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仁爱道义,为困难患者架起坚实的助农暖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