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能分泌胆汁,有解毒功能。肝脏受损后,早期病情隐匿,几乎无明显症状。身体一旦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腹胀、右上腹不适、尿黄等表现,要提高警惕,及时就诊,对病毒性肝炎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一旦出现肝区疼痛、皮肤黄染、腹水等症状,说明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因此,我们平时要加强对肝脏的养护并定期体检。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肝炎病毒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型。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
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为急性发病,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输血、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感染后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感染年龄越小,越容易慢性化。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但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有什么办法能预防
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首选,建议育龄期及备孕期女性主动筛查乙肝两对半,尽早明确感染情况,如妊娠前筛查乙肝血清学指标均为阴性,建议在妊娠前接种乙肝疫苗。所有宝宝出生后需尽早接种乙肝疫苗,一般情况下乙肝疫苗全程接种3剂次,必要时进行加强接种。
甲肝和戊肝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可预防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甲肝、戊肝也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甲肝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对18月龄儿童给予免费接种甲肝疫苗。戊肝疫苗为非免疫规划疫苗,可选择自愿自费接种。
丙肝目前虽然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切断其传播途径,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洁医疗行为等,丙肝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除倡导健康饮食、安全注射等良好习惯和及时接种疫苗外,建议市民关注自己的健康、定期体检筛查、出现症状早诊早治、感染者规范化治疗等。比如丙肝病毒感染后多无临床症状,建议有输血史、创伤性治疗、共用注射器、多性伴、器官移植者、HIV感染者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检测。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95%以上的丙肝患者可以治愈。另外,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症,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其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清除病毒,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因此,患者遵从医嘱和主动配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患者在医生的配合下详细了解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疗程和疗效、所需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和减轻的方法,积极配合,可以提高疗效。
区疾控中心 董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