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糜倩雯 通讯员 马碧幸)“爷爷,来给您换药了。”没有声音,没有对白,这是一场静默无言的纸笔交流。看着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医生沈伟男写下的字条,刘爷爷(化名)微笑着点头应答。老人是一名聋哑人,因频繁便血来到区人民医院就诊,被查出直肠癌,因家属不在身边,治疗期间,医生们便用一张张暖心字条守护着老人的健康。
刘爷爷是海曙区人,今年82岁,长期居住在我区的康复养老院。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刘爷爷发觉自己的下腹部经常有下坠感,如厕时也常有便血情况,而且如厕频率也有所增多,今年2月来到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检查。经消化内科医生林玄威诊治,怀疑有大肠肿瘤可能。随后,林玄威为刘爷爷做了肠镜检查,最后,经活检进一步确诊直肠癌。
经胃肠外科医生团队的详细会诊,为刘爷爷进行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暂时性回肠造口术。“爷爷,今天肚子还舒服吗?还痛吗?”术后,鉴于刘爷爷的特殊情况,主治医师沈伟男便常常来到病床前,不断写下字条与老人面对面暖心“沟通”,了解老人的身体情况。“老人家人请了护工照顾,但因为老人不能表达,我一有空就过去帮他换药,一来缓解他的紧张焦虑的情绪,二来可以直接观察到他的伤口状况,对病情诊疗有进一步的掌握。”沈伟男说。
6月下旬,沈伟男陆续给老人家属打去了好几通电话,提醒老人原定的回肠造口回纳手术时间临近,并了解老人的恢复情况。再次入院后,刘爷爷又见到了他熟悉的“字条医生”沈伟男,开心极了,少了原先的紧张和担忧,只是紧紧拉住沈伟男的手,用笑容表示自己感觉良好。术后,经过精心护理和休养,刘爷爷顺利出院了。
“刘爷爷,最近还好吗?吃得怎么样?大便规律吗?伤口愈合得好吗?”前几日,沈伟男又给老人的妹妹打去了问候电话,牵挂着老人的病愈情况,每隔一段时间的跟进回访,让沈伟男放心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