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林中心小学502班小记者 董宸瑜
“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对于这句话,你可能会疑惑不解。但是我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却明白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其实世上不完美的东西也未必不美。他们那身残志坚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这么好的文章,我怎么能不找个人分享?我马上找来了爸爸和我一起阅读。
文中讲述了一位盲人的故事。从前有一位盲人,总把失明看作老天对他的惩罚。后来,一位老师开导他:“世上所有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有缺陷,有些人缺陷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盲人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特殊的钟爱,开始向命运挑战。多年后,他成了一位盲人推拿师,为许多人解除了病痛。这位盲人虽然没有健全的身体,但是却有一颗乐观的心,这就是他美丽的地方。
文中还提到了文化史上的三大怪杰:文学家弥尔顿是瞎子,大音乐家贝多芬是聋子,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哑巴。比如帕格尼尼:他4岁出麻疹,7岁患肺炎,46岁时牙齿全部脱落,47岁时视力急剧下降,几乎失明,50岁时成了哑巴。不过在这种种苦难中,却也造就了一个天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3岁学琴,即显天分;8岁时已小有名气;12岁举办首次音乐会大获成功。他的完美之处是他无与伦比的琴技。
其实,生活中拥有残缺之美的并不是只有我们人类。比如断臂的维纳斯雕像能让全世界为之惊叹,也许就是因为残缺产生了美。还有太阳,平时圆圆的太阳并不会引起谁的关注,但是如果出现了日食就会引起千万人的观赏。残月也是这样,比起少见却又单调的圆月,多姿多彩的残月似乎更受人们的喜爱。原因很简单,因为圆月只有一种形式,长年累月一成不变,且没有凹凸不平,过于单调。而残月不同,它常常在变,会以不同的模样为路人送去光明。有时是半饼月,有时是船儿月,有时是镰刀月,而有时又成了眉毛月……
总而言之,完美的东西不一定美丽,残缺的东西也未必不美。残缺,带给我无穷无尽的遐想……
指导老师 沈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