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林中心小学502班小记者 俞伊诺
我的名字叫稻子,是一种生长在南方的农作物,田间地头,经常有我的身影。我的身材不大也不小。有多大呢?拿出你手中的尺子,看到三毫米的刻度了吗?这就是我的宽度。有多高呢?我的高度在50厘米左右,大概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高度。我整个身子圆圆的,外面穿着一层厚厚的外衣,人们给这层外衣取名——糠皮。我褪去糠皮后浑身光滑,呈现出白花花的色泽。这时,人们给我换了一个名字——大米。
我从稻子变成大米的过程,可谓经历了重重“磨砺”,且听我慢慢道来。春天,我在雨水充足时被种到了土里。种到土里的5到7天后,我的内部胚芽开始萌发,生长出小茎和幼根。播种后一段时间,我就需要农民伯伯来帮我及时除草除虫,不然我就会被一些害虫啃咬。另外,我在这个时候还需要补充营养。到了秋天丰收的日子,我就会被割断稻茎,并避免损伤稻谷。割断稻茎后,我将被人们脱粒、烘干,然后送入碾米厂去掉糠皮,再筛掉不好的米。经历了多个步骤,我才真正成为了人们食用的大米。
别看我身体小,但我体内蕴藏的功效可不小。我性甘、味平,有着健脾养胃的功效;我糯而不黏,有着治疗痢疾的功效;我还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着助消化的功效。
我不仅功效多,还有很多的食用法,人们可以将我做成大米粥,也可以蒸成饭,还可以将我磨成粉,做成米馒头。
褪去“外衣”的我深受大家的喜欢,但我的“外皮”——糠皮也深受小动物的欢迎。糠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喂养各种家禽的好饲料,保证让它们长得胖乎乎的。
好了,先介绍到这里吧!大家一定要珍惜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哦!指导老师 沈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