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潇潇
6月8日应邀参加第二届梅山文化节,并与甬奉两地专家学者和乡贤代表就梅山文化的传承传播进行交流研讨。我就梅山文化节与周边互动,营造生态休闲游专线谈了些想法。归来后意犹未尽,觉得实现南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或专线的愿景值得期待。
奉化旅游版图亟待南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脱颖而出。奉化有一海(象山港)二山(四明山、天台山)三江(剡江、县江、东江)的自然造化,是一座山水、文化互相辉映的旅游城市,已形成西部剡江上游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初步形成县江上游以大堰为中心的西南部风景线和象山港北岸以天妃湖为核心的东部风景线,而东江上游的南部地区却犹如一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乡野女子,亟待掀起她的盖头来,向世人展现她清丽迷人的笑靥,为奉化旅游版图增加南部一极。
特色文化是南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建设的底蕴。东江上游的梅山,是一座释道相融的传统文化之山,据地方志记载和民间传说,中国古代仙人丁令威曾化鹤至此,梅福、葛洪先后到此炼丹或游历,现山上有尊顶寺、葛仙翁殿、丹井等。其中,梅福是西汉末年的南昌县尉,位不高却忧国忧民,洋洋数千言上书朝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因而得罪了皇帝和王莽外戚集团。他改名换姓,挂冠出走,云游至“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的浙东四明炼丹修道,为山民治病医术高明而被传诵。他死后,人们认为他是得道成仙了。传说中的梅福足迹众多,正如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鄞州籍诗人沈一贯之感慨:“一从仙尉乘风去,多少青山也姓梅。”但在宁波最早最完备的地方志宋宝庆《四明志》中记载的梅福隐居或游历地,偌大明州(时含舟山全境,不含时属越州的余姚)仅有三处:一为鄞州的大梅山,“大梅山盖梅子真旧隐也,山中有石洞、仙井、药炉、丹灶”;二为普陀山,“补陁洛迦山在东海中,佛书所谓海岸孤绝处也。一名梅岭山,或谓梅福炼丹於此山因以名”;三是奉化梅山,“梅山(奉化)县南二十五里……有丹井在其旁……或谓汉之梅福尝游此因得名”。以“东南文章大家”著称的元代文学家、奉化剡源人戴表元,作《梅山》诗曰:“路逢耕者问,山是化人开。梅尉成仙去,安知不此来。樵陇低通海,茶村暖待雷。谈玄亦可隐,不用垦蒿莱。”宝贵文化遗产理应传承弘扬,这是梅山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两届的意义,也是构建南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的题中应有之义。梅山的特色文化资源是建设梅福文化公园的基础。近期可从显现标识入手,如在入山口建一座梅山文化公园门楼,沿上山道路设一些雕塑小品,如丁令威化鹤,梅福、葛洪采药炼丹为百姓治病,立戴表元诗碑等,规划先行,先易后难,日积月累,以臻完美。
名胜古迹等待着南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去唤醒。在东江上游地区,不止梅山一处名胜。如被誉为宁波百科全书的清代《四明谈助》列有梅山西南蓬岛山的条目:“其源来自四明山,重冈复岭,自剡之西南至于镇亭之东北,兀然独冠诸山。北为安岩之翠峰,南为石楼之赤岩,过杉木岭,入于天台。其巅俯视数百里外,沧海城邑,了然在目。”宋代进士、诗人刘倓诗:轧轧笋舆过翠微,路径蓬岛锁烟霏。雨从半岭岩窝出,云在行人脚下飞。曾任宁波知府的明代兵部尚书张瓒诗曰:云锁赤岩低雁宕,天浮沧海小瀛洲。谢安自得间中趣,徐市何须海上求。清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史学家全祖望《蓬莱山贡土歌》赞曰:蓬莱高据镇亭左,厥土奇淑气熊熊。在他们的眼里,蓬岛山、安岩山、石楼山都是世外桃源的山水胜景。如能在梅山、蓬岛、石楼、安岩诸山利用原通道并加以连接,山水溯源、登顶活动便应运而生。其中,在休闲慢游被人们所推崇的当下,仅有梅山东麓的上山公路还不够,宜在西麓再建一条与水库沟通的登山步道,强化湖光山色与梅山文化的共享,增加游客接纳热度。若论人文胜景,据《新五代史》载:吴越国忠献王钱倧袭位之后暴戾荒淫,三朝重臣左丞胡进思数以直谏,触怒于钱倧。胡料自己将大祸临头,便“率甲士三百人”废钱倧而立其弟钱俶为忠懿王。宋淳熙年间以参知政事代行宰相职的龚茂良记:事变后为防不测,胡进思“命诸子悉渡江散处台宁间。公次子庆因度奉化童公岭,得石楼蓬岛之胜,始定家焉”。这就是蓬岛古村,因水库建设之需现虽已人去村空,但尚存两处古迹。一是村东的胡氏照壁。这是一座精美的砖石结构照壁,面阔约6米、高约4米,由须弥座、壁身、壁顶三部分组成。主体材质为梅园石和水磨青砖。壁身四柱三开间,中间面阔近3米。照壁正中砖雕屏风浮雕鲤跃浪涌,日映祥云,颇为精美。胡氏照壁是目前宁波所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明嘉靖万历年间的照壁。古迹之二是村东临溪的胡氏祖庙灵昌庙。据明代胡氏族谱载,庙额为宋代皇帝所赐。现存五开间带院子的建筑为民国二十三年(1934)续修,同盟会元老于右任书写庙额,惜庙额已失踪多年。据《奉化地名志》载,龚茂良也曾避居东江上游,所居之地现名龚原。据《奉化县补义志》载,在石楼蓬岛之间原还有胡进思墓。据传吴越忠懿王追念胡进思,曾驾临祭奠。墓侧有祠,宋宰相吕蒙正题名观德祠。后祠改蓬岛书塾,清光绪《奉化县志》载其清末“其学田犹存。凡蓬岛龚原、西岙、排溪皆得附学焉。”还有唐代古刹安岩禅寺,五代时主持高僧耸清被吴越王召住灵隐寺,号了悟禅师,寺因此称“四明道场”,宋吏部尚书、著名文学家楼钥为寺作记曰:“吾乡僧刹最众,奉川一邑,凡七十有二,雪窦古道场为冠,其次则安岩山也。”
乡村新景正为南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添彩。随着新农村建设开展,近年来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比较抢眼,东江上游周边的冷西、鹊岙、鸣雁、王家岭、金地寺等沿线乡村的农家乐、特色民宿、草莓及四时瓜果采摘游等农事体验活动已有基础,苕霅、印家坑、杨家堰沿线乡村以奉化布龙、特色茶园、竹海山庄、畲族文化为亮点的农文旅融合也正获推进。以梅山文化为引导,以湖光山色为承载,整合资源加快周边农文旅融合发展正得其时。
梅山湖惊艳亮相为南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插翅助力。梅山湖即在规划建设时所称的葛岙水库。水库易名早有先例,最成功的典范是1984年浙江省地名委员会以法定程序将新安江水库命名为千岛湖。水库的功能经历了蓄水、蓄水发电并举、面向城乡供水等不同历史阶段,为适应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休闲需求日益增长的实际,当下水库建设又和休闲景观建设相结合。梅山湖是甬江流域防洪、供水骨干工程,不仅在沿湖东西两侧岸线建设了美轮美奂的两条公路,还建有沿湖自行车骑行道、观景台等设施,这样的休闲慢行线路和景观设施建设开创了宁波市水库建设史的先河。湖光山色再添佳景,湖畔山地健身运动赛事、湖畔山地帐篷基地、湖畔山地写生基地、湖畔钓台、湖畔咖啡、湖畔诗会、湖畔读书会等设施建设和活动开展成为可能,并进而借助沿湖便捷的交通网络,以湖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将东江上游区域串联、整合成具有鲜明地域个性特征、融合自然和人文景观、集休闲观光健身于一体的新型休闲观光旅游胜景,在奉化旅游版图上再增一极、再添一方璀璨将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