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迎来了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宁波一带素有吃“立夏蛋”“脚骨笋”“倭豆饭”等习俗,近日,我区各社区纷纷开展迎立夏主题活动。
本报讯(记者 王璐 通讯员 葛梦园 宋静)当“五一”遇上立夏,仁湖社区服务上“新”!4月30日,仁湖社区携手“甬爱E家”开展暖“新”行动,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业态群体以及辖区保安、保洁等基层劳动工作者,送上满满的祝福。
洗蛋、煮蛋、放料酒、倒酱油、撒茶叶、慢炖……仁湖社区达人食享汇成员提前开始忙活开来,经过忙碌的准备,240个爱心茶叶蛋喷香出炉。支摊、分装、分发……分的是小小茶叶蛋,装的是满满真心意。“很香!”“有心了!”“谢谢你们!”茶香蛋香萦绕驿站,感谢的话语充满驿站。
活动中,工作人员还前往快递站、岗亭等点位,为无法前来的劳动者送上心意。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分发,200余个“爱心蛋”惠及基层劳动者百余人。
本报讯(记者 王巧丽 见习记者 毛豪力 糜倩雯)“宝贝们,知不知道什么日子就要到来啦?”“你们知道立夏有哪些习俗吗?”4月29日下午,迎恩未来社区的“热心奶奶团”走进第四实验幼儿园,与孩子们同迎立夏。
活动伊始,各班决出的“拄蛋大王”斗志昂扬地走上台,双手紧紧护着自己的“蛋”兵“蛋”将,誓要一“拄”胜负,鸡蛋、鹅蛋、珍珠蛋和鸵鸟蛋陆续登场,每一轮的较量都充满了惊喜与悬念。台上的小朋友们双手攥紧、巧妙使力,台下的观众同样激动不已,呐喊助威声不绝于耳,欢笑声、惊呼声此起彼伏。几轮比赛过后,“蛋王”在加油欢呼声中诞生了。
值得一提的是,迎恩未来社区的奶奶团早在几天前就为孩子们精心编织好了30只精美蛋套,现场赠予孩子们,并为他们系上了祈福吉祥如意的立夏五彩绳。“宁波人的传统中,将‘立夏蛋’放入蛋套中,挂在孩子胸前,寓意‘庄夏’,有消暑祛病、不受疰夏之苦的说法。”“每年我都会给我家外孙女编蛋套。这次社区与学校举办共建活动,我就多编了些蛋套,借此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奶奶团的成员纷纷表示,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
为了感谢奶奶们的关怀,孩子们也献上了自己制作的手工纸花束,小小的花朵承载了满满的感激之情,现场一片欢喜和乐。
充满惊喜与仪式感的立夏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对立夏节气的认知,也激发了孩子们探讨、传承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厚情怀。第四实验幼儿园副园长应若琼说:“希望孩子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培养他们对优秀文化民俗的尊重与传承意识。”
本报讯(记者 王巧丽 徐琼)5月4日,阳光水岸小区业委会组织业主做米鸭蛋、煮茶叶蛋,共同体验传统民俗的魅力。
一大早,不少热心居民便忙了起来,纷纷赶来帮忙制作“立夏蛋”,大家有序分工,有说有笑,现场热闹非凡、喜气洋洋。
另一旁则是大力士的“战场”,捣青团是个力气活儿,不少围观的居民已经跃跃欲试。艾草团被一次次捶打,大家的喝彩声、鼓掌声此起彼伏,纷纷感叹着“比过年还要热闹几分”。
随后,大家便聚在一起,着手制作重头戏“米鸭蛋”。捏上一团面,掐入一团馅,再裹上一层松花粉,一个个色香味俱全的米鸭蛋就诞生了。
“在奉化,立夏人人都吃米鸭蛋,有祈祷夏季平安、吉祥、如意之意。”居民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自己的想法,称赞这场活动太有意义了。
“香的是习俗,暖的是人心。通过丰富多彩的立夏活动营造了浓浓的传统节日氛围,也为业主们送上了爱心和关怀。”阳光水岸小区业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
本报讯(记者 康诗文 通讯员 竺佳旦 单乐 竺盛涌)4月29日上午,方桥街道尚德社区组织开展“老少同乐迎立夏 温暖情谊传文化”邻里节主题活动。
志愿者们早早来到居家养老服务站,精心准备好烹饪立夏饭的糯米、蚕豆等材料。择菜、洗菜、剥蚕豆……志愿者们分工明确,忙得不亦乐乎。大家把材料放入大锅里,加入清水开始蒸煮。不一会儿,熟悉的味道扑鼻而来。社工们将一碗碗立夏饭送到老人们手上,老人们捧着热气腾腾的立夏饭,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一些居民兴致勃勃地参与米鸭蛋和青金团的制作。将面团展开放入咸菜笋丝或白糖芝麻,再将它们揉成团,裹上松花粉,放进模具中按压,一个个青金团金黄亮相。社区的居民品尝着米鸭蛋和青金团,那杂糅着松花香、艾草香、米香的味道令人陶醉,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欢欣的笑容。
方桥街道中心幼儿园(百合园区)的孩子们也来参与活动。在听取社工关于立夏习俗的介绍后,孩子们开心地绘起了“彩蛋”。勾勒、上色……孩子们在鸭蛋壳上面描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花纹,刷刷的彩笔声悦耳动听,一颗颗普通的鸭蛋在孩子们的手上变得绚丽多彩。完成“彩蛋”制作后,孩子们和社区的老人们一起分享立夏饭、米鸭蛋、青金团等立夏食品,加深了对传统习俗的认知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