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本土故事 传承历史文化

——记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张龙杰

本报讯(记者 王巧丽 虞金辉 袁伟鑫)4月26日,在锦屏街道长汀未来社区的一间普通民房里,不时传出“咚咚”的敲打声。这里是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张龙杰的雕塑工作室。当天,张龙杰正和另一位工艺美术大师周力宏一起,全神贯注地雕刻一座木雕场景雕塑。

五卅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一次群众性的爱国反帝运动。1925年5月30日,上海工人和学生在租界的繁华马路,进行宣传讲演和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先后逮捕100多人,并突然向密集的游行群众开枪射击,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在五卅惨案中,有奉化进步青年不幸罹难,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张龙杰和周力宏以此为题,用木雕的形式创作了这一场景。这件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也凝聚着两位工艺大师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表现这一历史事件,张龙杰深入研究历史资料,多次走访博物馆、拜访历史研究学者,力求在作品中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当时就想着用木雕的形式来呈现,我就找了好友周力宏,他是木雕造像高手,然后就一拍即合开始创作。”张龙杰表示,两人在创作过程中不断交流思想,碰撞灵感,张龙杰精心设计了木雕的构图,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五卅运动的历史场景。他先将作品用泥塑的形式呈现出来,再让周力宏木雕创作。传统的木雕技艺和学院派的雕塑相结合,让木雕充满张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情丰富,既有愤怒和不屈,也有坚定和勇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988年出生的张龙杰从小就喜欢看手艺人制作东西,对雕塑兴趣浓厚。玩泥巴、橡皮泥是他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后来,他通过艺考顺利考入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绘画(环境雕塑)专业。毕业后,他在杭州从事城市雕塑工作,参与各种城市雕塑、纪念碑雕塑等项目,作品遍布全国各地。

2017年,张龙杰放弃了外地优渥的工作条件,回到家乡,创立了个人工作室,支持当地传统文化事业的发展。通过辛勤耕耘,他先后被授予“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项目传承人”等称号。

张龙杰的家乡长汀村是国家级非遗“布袋和尚传说”的发源地,从小生活在此的他经常听老辈们讲述布袋和尚的故事。2017年恰逢布袋和尚圆寂1100周年,这让张龙杰萌发了用自己手上的泥刀来讲述布袋和尚和弥勒文化的想法。“我是长汀人,布袋和尚的传说也是从长汀开始的。因为自己会做泥塑、会画画,当时我就想着能不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宣传弥勒文化贡献力量。”张龙杰说。

在同村的布袋和尚传说传承人张嘉国的帮助指导下,张龙杰开始创作《布袋弥勒应迹图》画卷,历经一年完工。画卷长25米,图文并茂,栩栩如生。之后,他又用泥刀将画卷具象化,创作了一个个关于布袋和尚故事的雕塑作品。

尽管平时工作很忙,但张龙杰还是会尽可能地抽出时间研究本地历史文化,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近代的历史事件,从传统的民间故事到地方的风俗习惯,他用手中的泥刀将他对家乡文化的热爱转化为一件件艺术作品,希望能够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张龙杰(右)和周力宏在工作中

2024-05-07 ——记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张龙杰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50904.html 1 3 雕塑本土故事 传承历史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