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夫
近来,稍多吃一点我就感到胃胀,有时需要吃吗丁啉来助消化、缓解症状。好多人劝我去做个肠胃镜,我想想也是,毕竟这个年纪了,很有必要去做一次,及早发现病因,及时治疗。
要把长长的可视镜头插入胃部、插入曲折迂回的肠道,想想也害怕,虽然可以麻醉做无痛胃肠镜,但也必须要有家属陪同,还有检查前一天要一丝不苟的准备工作——喝清肠药。想想如此麻烦,所以我迟迟没有付诸行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我终于鼓起勇气,决定去做一次。于是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宁波市第一医院,看病就医。
我早早地骑着电瓶车悠悠地来到医院,因为前几天网上预约挂号,所以到自助机上付款、取号、签到,省去了以往要排长长的队伍、要等待很长时间的麻烦,现在可以悠闲地坐在椅子上等候广播的叫号。
很快轮到我了,和主治医师交流后,告诉我首先要做血常规、心电图,再决定能不能做胃肠镜。付款后,我来到检查科签到,先做好心电图,再抽血做血常规。脱掉外衣撸起袖子,室外寒气逼人,等候室里温暖如春,一点也不感觉冷,末了,走出来,工作人员还递上两个热乎乎的白馒头。空腹而来,此刻正是饥饿,忙大口咀嚼起来,担心咽着,抬头看见靠壁上还有饮水机,温水、热水可供选择,向医生要来纸杯,“咕咚咕咚”喝了两杯,解渴又暖胃。
在等候检查结果的一个多小时里,坐在椅子上,在窗明几净、地面洁净的大厅里,吹着暖气,刷刷手机,一点也不心焦。很快一小时过去了,到自助机上扫码打印检查报告,再交给主治医师过目,医生告诉我能做胃肠镜,约定周四上午做,并简单交代了注意事项,然后叫我去配清肠药。
说实在的,为了做好这个检查我是做足了功课,一点也不敢怠慢,生怕哪里出差错而影响了检查,在门诊室门口墙壁上,我仔细阅读了检查注意事项,回家后又细细查看了两张四页的详细说明。
周四检查的日子眼看就到了,前一天不能吃生硬的食物,要吃易消化的少量食物,我照做了;下午六点开始禁食,我也照做。向来胃口好食量大、一餐不吃饿得慌的我,现在什么都不能吃,真是难为我了。恰恰这时女儿下班买了好多吃的,其中还有诱人的菠萝蜜、草莓,老婆还时不时地引诱我:“味道真好,味道真好!”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身体健康的重要,看着美食饿着肚子而不能吃是何等的煎熬啊。
晚上八点开始第一次吃清肠药,把一盒里的三包不同的药包撕开,倒入1000ml的温开水里,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喝着说不出味道近乎反胃的溶液,真是受罪。没法,不喝也得喝,只好硬着头皮不停地喝。大约一小时后开始排泄,几乎把肚子排空了,然后早早睡了。
真正接受考验的是夜里两三点钟起来喝第二次的清肠药,把两盒六小包的药倒入2000ml的温开水里,要求两小时内喝完。如果说前一次还能勉强喝下,那么这一次真是极大的考验啊。按说明书要求,为了加快排泄,我不停地在开了空调的客厅里来回走动,轻揉腹部,每隔几分钟就喝一大口,喝一口就像经历一次挑战,直喝得反胃恶心,要从喉咙里溢出来,其间还要不停上厕所。两个小时将过去,两大盆药水终于喝完,此刻如释千斤重负。排泄五六次后,已经清水样了,应该是达标了。看看时间已经五点多了,赶紧睡觉,明天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但一夜折腾已无睡意。
早上七点多,老婆开车陪我到达医院。经过一连几道手续审核办理后,护士叫我进入检查室,护士看毕各项报告单就挂盐水,再等候。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向护士问这问那,护士都能耐心给我答复。看着一个个检查完毕还熟睡的病人从里面推出来,我的心也紧张起来了。等一下我能不能按时醒过来,万一醒不过来……不敢往下想了。
到我了,我左手提着盐水瓶进去。三个护士各司其职,一个护士叫我侧卧躺下,弯曲双腿,放好双手;另一个护士在吊针管里注入不知什么药;还有一个护士叫我张嘴戴好管套,还叫我吸气,我立马吸气,一口、两口……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醒醒,快醒醒。”一个声音在呼唤我,一只手在轻轻拍我肩,我睁开眼,慢慢坐起来,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还好,我还是准时醒过来了,对刚才的事也还记得。此时真想好好睡一觉,来补充昨夜的缺少的睡眠,但护理员不允许我再睡了,轻轻扶起把我搀扶出检查室,并喊叫:“家属过来,家属过来。”
我在座位上休息的当儿,老婆去旁边的自助机上把检查报告单打印出来了,真快!报告单清晰明了,我和老婆细细看着,还好,肠镜检查没啥问题,只是胃里有点问题——慢性胃炎伴糜烂,提取胃窦一块,需要活检。
几天后,再去医院,打印出活检结果:胃窦粘膜慢性炎,幽门螺杆菌阴性。还没等我把打印出来的报告单递交给门诊医生,他已经在电脑上查看我的病情了。医生说问题不大,先吃吃药,然后给我配了四种药。
等我乘电梯来到一楼窗口取药,四种十多盒药已经准备好了,我递上发票,医生把药给我,还有服用方法纸条。我抬头向里张望,原来是电脑机器人在操作,用长长的“手臂”在不停地伸缩取拿,然后传送过来,到达一个螺旋状的滑梯,“索啦啦”地轻轻滑下,汇总在一起。我不经感叹,这就是科技的便捷。
及时查出病因,再对症下药,就能缓解不适。回想13年前,母亲因胃病在市区大医院治疗,需要做胃镜,当时没有无痛胃镜技术设备,母亲年事已高,接受不了做胃镜插管子的难受,几次尝试都没有成功,最终放弃,自然医生无法对症下药,最终病情越来越严重,两个月后离开了人世。要是像现在的医疗技术,我的母亲说不定能再多活几年,能再陪伴我们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