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过的最难忘的生日!”10月22日,在鄞州实验中学的食堂里,初一学生沈艾米从班主任老师手中接过一碗热气腾腾的生日面,眼睛笑成了月牙。
这碗面,源于学校在今年9月悄然启动的一项暖心行动——为全校学生定制生日惊喜。一碗面,一张贺片,学校将“爱的教育”化为了餐盘里看得见、摸得着的温度。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周龙腾
一碗面的意义,不只是仪式
10月22日,鄞州实验中学沧海校区食堂里暖意融融。当天过生日的7位学生,每人都收到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清澈的汤底映衬着雪白的面条,碗中央卧着一个金灿灿的荷包蛋,旁边还点缀着用胡萝卜精心雕刻的“生日快乐”四个字。
“以前生日只盼着爸妈的礼物,现在还盼着食堂的这碗生日面。”沈艾米同学的话,说出了许多孩子的心声。沈艾米说,之前在食堂里看到其他同学过生日,就特别期待,“今天终于轮到我了!”
为了不让孩子们的这份期待落空,即便有学生因周末或假期错过了生日当天的惊喜,学校也早已细心地准备了“补过方案”,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这份不被遗漏的关怀。
“在我们看来,这碗生日面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食物,更是学校对每个孩子的承诺。”学校党委书记黄明敏说,“我们想让孩子们知道,在这个大家庭里,总有人会记得这个特别的日子。”
这份承诺,黄明敏选择用行动来践行。只要有时间,她都会走进食堂,亲手把生日面端到学生手里,并送上一句真诚又暖心的“生日快乐”。
学校的用心之举,赢得了众多家长发自内心的认同。有家长在朋友圈晒出孩子收到的生日面照片,并配文:“小寿星在学校竟然吃到了长寿面,老师们真的太有心了,感动!”
食堂的用心,藏在细节里
将一碗生日面的心意落到实处,并非一帆风顺。食堂负责人李师傅坦言,这项暖心举措推行之初,确实遇到了不少实际困难。
如何让一碗面满足所有孩子的口味?“众口难调”是第一个挑战。为此,学校推出“定制选项”,提前让班主任统计学生的饮食偏好和过敏情况。不吃香菜的备注“免香菜”,爱吃辣的可以加一勺辣酱,对鸡蛋过敏的换成火腿肠,甚至有学生说“想加个芝士片”,师傅们也特意采购满足需求。
“我们宁愿多花点时间,让每个孩子感觉到,这碗面是专门为他做的。”食堂负责人李师傅说,现在每天早上,他都会对着生日名单核对“特殊要求”,生怕漏了哪一项。
口感与温度,是食堂面临的另一重考验。
“面一凉,心意就打了折扣。”李师傅说,为了解决分批就餐导致面条变凉的问题,食堂将原先“一锅煮”的模式,调整为更精细的“分时现煮”。
他们专门预留一个灶台作为“生日面专灶”,根据初中三个年级不同的就餐时间,精准卡点,在下课前才开始煮面。
为了让面更入味,师傅们还琢磨出“先煮面、再焖汤”的方法,汤头提前两小时熬制,面煮好后泡在汤里,既保温又够鲜。
一个多月时间,老师们和食堂师傅们一起想办法,把“麻烦”变成了“贴心”。截至目前,已有230名学生在食堂收到了这份专属的生日惊喜。
如今,这份始于一碗面的温暖,正在校园里悄然传递。学校总务副主任陈小飞老师观察到了不少动人的场景:当生日面被端上餐桌时,周围同学会自发地唱起《生日快乐》;还有的班级悄悄制作祝福海报,为当月生日的同学准备惊喜。
“孩子们在接过那碗面时,不仅感受到了‘被爱’的幸福,更学会了如何‘去爱’。”陈老师感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