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派记者 林桦 通讯员 王昱嫣)“需要我帮忙倒牛奶吗?”10月17日,象山县新南幼儿园中一班教室里,值日生董安和端着牛奶壶,问一名新插班生。他小心翼翼地将牛奶倒至杯口八分满,又用湿巾擦净对方手背上的饼干屑——这个曾被老师提醒“别洒汤”的男孩,如今正用稚嫩的双手为小伙伴服务。
这一幕,是新南幼儿园中班“小当家”责任养成计划的生动实践。幼儿园以“从被照顾到会照顾”为核心理念,通过设计生活化、游戏化的责任体验活动,引导幼儿在真实场景中学会服务他人、关心他人、维护环境,逐渐完成从“依赖者”到“小当家”的成长转变。
这种转变,源于幼儿园设计的“渐进式责任体验”。教师们将服务任务拆解为“生活助手”“同伴关怀”“环境小卫士”三大模块。“我们不要求孩子做得完美,而是让他们在‘试错—修正’中逐渐成长。”中一班班主任俞雪珂举例,曾有孩子倒牛奶时洒了一桌,教师没有代劳清理,而是引导他观察牛奶流到哪里了?用什么擦最干净?最终孩子自己摸索出了先用纸巾吸,再用湿布擦的清洁法,还骄傲地教其他值日生。
中班的“小当家”服务并非简单劳动,而是蕴含教育巧思的成长课堂。生活助手岗聚焦“自我服务”到“服务他人”的转变,值日生董安和说:“我给小班小朋友倒牛奶,她喝得干干净净,我好开心!”
同伴关怀岗培养共情能力。户外活动时,有人因摔跤大哭,值日生董语薇立刻过来,边给小伙伴擦眼泪边唱歌:“摔跤不怕疼,拍拍灰尘站起来,我们都是小勇士。”
环境小卫士岗渗透规则意识。值日生小组发明分工口诀:“一人撒水,一人扫,最后拖地亮堂堂!”
园长周爱爱表示:“我们不是在训练‘小帮手’,而是在培养‘能感知他人、能解决问题、能主动担当’的小公民。责任不是负担,希望每个孩子在‘被需要’中感受到自我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