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江小学四女生设计“智能种植屋”

“以后家里的小番茄再也不会因为没人浇水蔫掉啦!”“外地旅游,打开手机就能看到绿植长得绿油油的,想想就开心!”课间休息时,余姚市兰江小学六年级的一间教室里,杨舒然、袁栩诺、李馨仪、励若茜四位女生围着科学老师康鑫淳,叽叽喳喳地畅想智能种植生活。

这份对“轻松养花种菜”的憧憬,最终催生出一款设计作品“全自动智能种植屋”,并拿下2025年余姚市玩转科学大赛一等奖。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樊莹

兰花烂根催生“新点子”

生活需要仪式感,不少人会选择在家打造“阳台菜园”或“室内绿植角”。然而,“想养”和 “养好”远不是一回事,靠经验浇水施肥,浇多了让植物烂根,忘了浇又导致枯萎。要是家人长时间外出,这些没人照料的植物,更是大概率活不了。

“妈妈刚买的一盆兰花,才养了不到一个月就因为浇水太多烂了根,她还念叨‘怎么养啥都活不了’。”今年初,杨舒然同学的一句话,瞬间引起身边小伙伴的共鸣。袁栩诺同学紧接着分享道:“我家的绿萝放在阳台,上次全家出门旅游,回来叶子全黄了,我特别心疼。”

“要是有个能自动照顾植物的房子就好啦!”李馨仪的提议,让四个女孩眼睛一亮。与其抱怨 “植物难养”,不如自己设计一个解决方案。

不断试错制造“植物管家”

怎么落地?她们第一时间求助科学老师康鑫淳,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项目团队,根据各自特长分工。

杨舒然当队长,负责整体规划、进度协调和解说稿撰写;点子多的袁栩诺,负责传感器选型与集成;动手能力强的李馨仪搭建种植屋主体,装上自动灌溉水管、LED补光灯和制冷通风装置;接触过设计软件的励若茜则忙着构思手机App界面。

经不断调整和试错,这款“全自动智能种植屋”最终成型。它可以像“植物管家”一样,24小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和酸碱度,数据实时传输到AI系统,并做出最合适的应对。此外,使用者通过这款App,不仅能远程查看植物生长状态,还能收到贴心的语音提醒:“小番茄渴了,要喝水啦!”“绿萝需要多晒晒太阳哦!”App里的“成长相册”功能,还会自动记录植物每天的变化,并整理成文字。

“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孩子们始终记得‘技术是为了服务人’。”康鑫淳说,当其他参赛小组专注于比拼技术参数时,这四个女孩却贴心地为“植物杀手”群体设计了语音提醒、成长相册,让冰冷的科技有了温度。最好的发明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未来的创造者正以童心与科技,将美好想象一点点变为现实。

2025-10-14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39957.html 1 3 ​兰江小学四女生设计“智能种植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