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辍学的他夺得了技能大赛一等奖

——凉山少年冷则尔古成长记

备赛中的冷则尔古。

冷则尔古,是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2023级新能源汽修(2)班的学生。这个一度失学、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少年,如今已成为宁波市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他的成长之路,既是个人奋斗的写照,更是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三维聚力”资助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张志龙

来到宁波后 他变得越来越开朗

冷则尔古来自四川凉山,家庭情况特殊。“家里户口本上就我和我哥,所以我属于孤儿。”他回忆道,由于家庭原因,他的小学在辍学、复学中断断续续只读了三年,重返校园后,薄弱的基础始终困扰着他,“到五年级,我感觉再怎么努力都跟不上那些基础好的同学了”。

直到初二,班主任了解到他的特殊情况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他,告诉他通过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这让他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不想再回到过去的生活。2023年,初到宁波市职教中心的冷则尔古对学习还没有明确的方向,“来这之后,还以为在这边就是学技术,然后就去实习、打工”。

令冷则尔古没有想到的是,这所以“鹅掌楸”为校园文化的学校,秉承着“像鹅掌楸一样成长”的资助育人特色。学校从‌经济激励、‌技能锻造、‌品德浸润三个维度,构建全方位、一体化育人生态体系,形成成长闭环。这成为他成长的一个重要契机。

初到宁波的冷则尔古内向而封闭,他对新环境充满戒备。学校通过组织与老家学校通信、举办彝族年活动、分享家乡美食等方式,让学生渐渐感受到温暖。“班主任徐老师很尊重我们当地风俗,穿着我们当地的彝族服装,用家乡的美食举办活动,让我感觉特别亲切。”这种文化认同让冷则尔古逐渐打开了心扉。

比经济资助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浸润。班主任徐剑军老师的耐心引导改变了他。和冷则尔古接触不久,徐剑军老师就发现这个孩子对班级事务很关心,做事也很认真,就让他担任班级团支书。“当团支书要了解同学们,要交流才能知道他们想什么,才能更好地服务他们,所以渐渐地我就越来越开朗了。”冷则尔古笑着说。徐老师还多次找他谈心,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如果不认真读书,怎么对得起这么好的国家政策和享受的资源?如果再回去走父辈的老路,也对不起这三年自己在异地求学的经历啊。”这番话深深触动了他。

别人休息他加练 夺得了市级比赛一等奖

两年多来,冷则尔古在文化课学习中踏实刻苦,每次考试成绩稳居班级前三,多次获“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等校级荣誉。在专业技能领域,他先后获得校“技能新星”和“技术能手”荣誉。

在班主任的鼓励下,冷则尔古抓住宁波市技能大赛的机遇。作为集训队最晚加入的成员,他在参赛前面临着巨大挑战。“每个周末别人休息,我就在车间里加练。拿个表计时,把项目分解成好几个小的步骤,一步一步练。”正是这种科学的方法和顽强的毅力,让他成为学校第一个拿到参赛名额的选手,也于今年上半年成功夺得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院)技能大赛电驱动总成调装与检修一等奖。

这次成功让他重拾信心:“我在落后那么多的情况下,能努力赶上来,感觉高考也能拼一下。”如今,他的目标更加明确:“将来我想先考上大学,然后继续深造。”

2025-10-10 ——凉山少年冷则尔古成长记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39384.html 1 3 曾经辍学的他夺得了技能大赛一等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