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古诗教学模式

这所学校开设吟诵课

学习作揖礼。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赵仙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9月11日,象山县实验小学报告厅内诗韵悠扬,宁波大学语文吟诵指导教师、宁波市吟诵学会会长孙健中带领三年级学生吟诵《赠汪伦》。台上老师抑扬顿挫,台下孩子兴趣盎然,沉浸式感受诗歌韵律。

课程以礼开篇。孙健中先引导孩子们端正坐姿、学习作揖礼。在起礼、收礼的动作间,让学生感受中华礼仪的庄重与温度。随后,他完整展示《赠汪伦》吟诵,声音时而顿挫有致,时而悠扬婉转,瞬间将孩子们带入诗歌意境。

为降低学习难度,孙健中创新教学方法:以吉他伴奏,将吟诵法则融入“班级姓名歌”。他带领学生揣摩每个名字的读音与韵味,再自然过渡到诗篇教学,从题目到诗句逐联引领吟诵,引导学生借音律节奏体悟诗歌情感。悠扬的吉他声与琅琅吟诵声交织,让千年经典的魅力在报告厅里生动绽放。

据了解,本学期,象山县实验小学在三年级开设每周一节的吟诵课,希望打破“机械背诵古诗”的传统模式,使课本上的经典诗文成为可听、可感的多官感体验。“吟着吟着,就好像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吟着吟着,古诗就印在心里了。”307班学生章桐尔的课后分享,道出了课程的价值。

“我们创新语文古诗教学模式,以‘吟诵’为纽带,搭建起学生与经典对话的桥梁,此举有助于在日常教学中落实文化传承目标,夯实学生的文化素养根基。同时,特色吟诵课程的开设,也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兼具人文底蕴与文化自信的学生提供了有力支撑。”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2025-09-19 创新古诗教学模式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36682.html 1 3 这所学校开设吟诵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