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早已超过5000人,最多一天要跟100多名学生联系,从大一新生“体育馆往哪儿走”的日常询问,到毕业若干年校友“如何解决婚姻危机”的深夜求助,她都一一回应。
她是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辅导员金小芳。9月14日,学校将迎来2025级新生,而她从8月20日就开始做准备——与自己负责的每一位新生和家长建立联系。“方便学生和家长尽早了解学校,咨询入学事宜。”她说,“这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第一步。”
见到金小芳时,她利落的短发和挺拔的身影给记者一种干练的印象,而脸上温和的笑容又瞬间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谈起学生,她的语气总是充满关爱,仿佛在谈论自家孩子。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吴正彬
通讯员 韩玉
A
她担任辅导员已超15年
金小芳说起话来,大大咧咧。
听说她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记者还以为她是东北人,但她其实是舟山人,“看我的性格,是不是不像南方人?”她笑着对记者说,自己2010年硕士毕业来到了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担任辅导员,至今已有15年半。
这份工作的特殊性在于,无论何时何地,她都必须在线。“辅导员的手机一般24小时待机,因为随时可能有学生找。”她语气平静却坚定,“学生生病、学习有问题、心理出状况……辅导员都要关心。”
她接到过太多深夜来电:两个学生因作息问题争吵不休,请她去调解;学生在外遇到突发事件,要她立即赶往现场;有学生情绪突然崩溃,急切发来求助信息……这些,最终都被她妥善解决。
从手机的状态来说,辅导员与记者这两个职业可谓如出一辙——都需要24小时开机,以便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听记者提到这一点,金小芳仿佛找到同道中人,“哦,你们也不能关机啊。我们的工作很像。”
B
有个学生她带了七年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金小芳在9年前就考出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建立了“芳姐聊聊吧”,入驻学生公寓后成了学生们最爱打开的“热点区”。
几年前,一名刚入学的学生突发严重心理问题。当时,金小芳自己的孩子才3岁,恰巧家里没人带,收到消息后她第一时间带上孩子赶到学校,一刻不离地陪在学生身边,直到两天后家长从外地赶到。
“因为长期配合服药,学习速度慢,表达能力也有欠缺,这名学生的学业遇到了不少困难。”金小芳回忆道,虽然该生经历了休学、复学、留级,但她从未想过放弃他,而是默默支持他,想方设法帮助他。
她还会鼓励他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担任辅导员助理,锻炼其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虽然偶尔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在金小芳持续的引导下,该生慢慢学会了坦然接受和应对。
2024年,该生在金小芳和学院老师的“接力”帮助下,历经7年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前,金小芳还帮他制定了现实的职业规划:“你可以考虑社会工作者、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等一些岗位。”这位学生最后听从了她的建议。
C
她让每个学生有归属感
2024级藏族学生格桑卓嘎对金老师的第一印象尤为深刻:“她脸上阳光般的笑容尽显亲和力。金老师的话让人觉得很舒服,把我们当朋友一样对待,我们都愿意跟她说心里话。”
金小芳担任两个藏族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来自西藏的学生踏进校门后,无论生活还是学习方面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远离家乡的我们在她身上感受到了家人般的关怀。”格桑卓嘎说,“她会主动了解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在我们遇到不适应时及时伸出援手。”
当得知藏族学生希望通过组织活动来增进相互了解的需求后,她主动帮他们拓展成长平台和融入渠道,鼓励藏族学生开展篮球赛、足球赛,积极展示自己的特长。她还指导藏族学生写新闻稿、拍照片,最终他们的作品成功发表。
“教师节快乐,扎西德勒!”格桑卓嘎用一句藏语表达了自己对金老师的感激之情。
D
她要做学生长远的“守望者”
很多早已毕业的学生也非常愿意跟金老师交流毕业后工作、生活中的琐事。她的微信好友中,最早的一批学生是2006级的,如今他们的孩子都已经上初中。
这些学生遇到感情问题、婚姻危机、育儿困惑,仍然会找她求助,她结合自身成长和生活阅历为学生指点迷津。她一直在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地帮助学生积攒能量,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身为母亲的她还擅长从育儿角度开导求助她的一些校友,让很多求助者获益匪浅。
值得一提的是,金小芳还经常在朋友圈分享对婚恋关系、亲子关系等的思考。“前段时间,有个校友跟我说,‘老师,我本来今天忍不住要打小孩,但是看了你早上发的朋友圈,抬起来的手突然就收回了。’”
E
她打算做一辈子辅导员
“一部分是晋升了,一部分是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岗位。”金小芳说,坚守辅导员岗位超过15年,这样的同事并不多见。
不过她坦言,自己同样面临现实的挑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科研投入不够,成果相对较少,职称仍是讲师,这些都是需要弥补的短板。她也希望通过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来更好地做好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我热爱学生工作,打算做一辈子辅导员。在我看来,这是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事实上,她也有好多次转岗或是晋升的机会,但她放不下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
谈到如何能坚持15年,她说:“我就是做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坚守为了学生的初心。”但如果一定要问收获,她的答案是那些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学生入职高校成为硕士生导师,有学生受她影响选择辅导员岗位,有学生摆脱抑郁开启新人生……
王任祥老师作为金小芳多年的同事,这样评价她:“金老师心中真的有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现在大学生在心智发展和事情处理上都需要这样的‘知心姐姐’,她能帮助学生平稳度过四年,乃至影响学生将来的为人处世。”
朋友,这是很多学生对金小芳的描述,他们平时还喜欢叫她“芳姐”。“对我来说,可以用相见恨晚来形容芳姐。我现在站在毕业生角度看我的大学生活,如果没遇见芳姐,很难想象会是什么样。芳姐就是我大学的captain(掌舵者)。”2025届毕业生尹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