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设即兴演讲 270余名宁波学子竞逐“学讲宪法”决赛

▲主题演讲环节。

▲法治素养竞赛现场。

8月30日—31日,2025年宁波市中小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和法治素养竞赛的市级决赛在镇海区蛟川实验小学火热举行。来自全市的270余名中小学生齐聚一堂,在思辨与表达中收获一堂意义非凡的“开学法治第一课”。

本次比赛由宁波市教育局主办,镇海区教育局、现代金报承办,是“法育青苗 筑梦校园”2025年宁波市中小学校园普法系列活动之一。比赛结果将于9月初公布。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樊莹 马亭亭/文 张培坚/摄

首设“即兴演讲”环节

双赛道考验学子临场应变

今年的演讲比赛创新设置“主题演讲+即兴演讲”双环节,主题演讲考验选手对宪法精神的深度理解,即兴演讲则要求选手快速组织语言并表达。

根据赛制,主题演讲表现突出者可晋级即兴演讲环节,晋级后需重新抽取上场序号与考题,并围绕宪法领域相关热点话题展开论述。比如,小学组的即兴演讲题目为“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与“关于受教育权”,均紧扣法治与爱国主题。对此,有的选手分享自己随父母来宁波后入学的经历,感慨宪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受教育的幸福;有的选手通过教室装空调、云课堂共享资源等事例,感受到宪法对公民受教育权的守护……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作为连续两年参赛的“老选手”,余姚市兰江中学的周语晗对于新赛制,既忐忑又兴奋。

当看到备选题目中“宪法规定的男女平等原则”相关内容时,她联想到小学时参加科学家精神宣讲的经历。当时她讲述屠呦呦奶奶夜以继日研发青蒿素、在诺贝尔奖领奖台上致敬团队与国家的故事。“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是口号,而是像屠奶奶这样的女性,凭实力在科研领域打破性别偏见,让世界听见中国女性的声音。”周语晗将这份感悟写进演讲稿,字里行间满是崇拜与坚定,“宪法让我在学习中一次次成长,也让我懂得平等的意义”。

象山县第三中学思政教师卢益飞、徐淑纯这两天带领8名学生参加法治素养竞赛、4名学生参加演讲比赛。“平时对法律知识感兴趣的同学,此次都踊跃报名、热情投入。对高中生来说,在紧张的学业之余参与这类活动,不仅能显著提升他们的法治意识与素养,还能有效锻炼语言表达等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卢益飞老师说。

有肯定、有期许

评委盛赞宁波学子法治素养

与演讲赛场的热烈氛围不同,法治素养竞赛的考场更显沉静,却处处暗藏“思维较量”。

初中组选手、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甬江校区)的吴逸轩同学,对一道“高空抛物情景分析题”印象深刻。“以前只知道高空抛物是违法行为,但题目里问‘致人损害后责任如何认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辨认行为时是否要担责’,这些延伸问题让我不得不深入思考。”吴逸轩结合平时积累的法律知识梳理逻辑,“思考过程比答案更重要,让我知道法律不是孤立的条文,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让评委团惊喜不断。专程从杭州赶来的浙江省法治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可,对宁波学子的整体水平给予高度评价:“孩子们不是机械背诵法条,而是用真挚的语言讲述宪法故事,由衷表达对宪法的尊崇。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民族的未来与法治的希望,也期待有选手能在省赛中再创佳绩。”

作为思政老师出身的评委,宁波高新区外国语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黄玉华感叹:“选手们在立意定位、案例选取、语言表达上都展现出高水准。他们能精准把握宪法精神,结合社会热点和身边实例,用生动故事诠释自己对宪法的理解和敬畏,使原本严肃、抽象的宪法条文具象化,有画面感。整个演讲既有思维的高度,又有情感的温度、青春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宁波学子的良好法治素养。”

2025-09-02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33492.html 1 3 首设即兴演讲 270余名宁波学子竞逐“学讲宪法”决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