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雏鹰初鸣

读书有感

曹冲称象 宁波东海实验学校206班 秦乐(证号2522024) 指导老师 张馨尹

翻开一本本经典著作,孩子们总能从中汲取独特的养分,收获属于自己的感悟与成长。他们透过《昆虫记》窥见微观昆虫世界的奇妙与趣味;在《童年》中读懂阿廖沙于苦难中坚守的生命韧性,从《窗边的小豆豆》中领悟爱与理解的教育真谛,更从《鲁滨逊漂流记》中学会直面困境、创造希望。这些文字虽稚嫩,却满含真诚,展现了孩子们在书籍陪伴下的思考与蜕变。

永不退缩,创造希望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北仑区小港中心学校503班

周宸轩(证号2521857)

指导老师 刘春燕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充满冒险与挑战的一生。他因为船只失事,流落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在漫长的28年里,他依靠惊人的智慧和毅力顽强求生,不仅建造住所、驯养动物、种植粮食,还解救了土著“星期五”,与他结下深厚情谊。最终,他们抓住机会帮助了一位落难的船长,得以重返文明世界。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鲁滨逊勇救“星期五”的那一幕。一天,鲁滨逊亲眼目睹一群凶残的野人登岛,他们竟然在沙滩上杀害同伴,甚至开始同类相食!就在这令人毛骨悚然的时刻,一个野人(即后来的星期五)挣脱束缚,拼命向鲁滨逊藏身的方向逃来。鲁滨逊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开枪击毙了追他的野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星期五”心甘情愿认鲁滨逊为主人,成了他在这座孤岛上最忠诚、最能干的伙伴和帮手。

鲁滨逊的故事深深震撼了我。我想起了自己背诵古文的经历。刚开始看到篇幅较长的小古文,我心里直打怵,觉得“这么长,我肯定背不下来”,甚至想放弃。但在老师和父母的鼓励下,我硬着头皮尝试,一句句理解,一遍遍朗读。结果不仅顺利背下来了,后来甚至能倒背如流!这件小事让我体会到,很多看似难以逾越的障碍,其实只是“纸老虎”,关键在于有没有像鲁滨逊那样,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去挑战它。

合上书本,鲁滨逊的形象深深印在我脑海里。他教会我最重要的道理:无论遇到多么可怕的困境,都要保持冷静和勇气,永不退缩,用智慧和行动去开辟生路,创造希望。

好书推荐

宁波前湾新区

世纪城实验小学505班

刘展瑞(证号2525125)

指导老师 闻敏

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昆虫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它如同一扇神奇的窗户,为我揭开了昆虫世界的神秘面纱,引领我走进了一个充满神奇与趣味的微观世界。

《昆虫记》的封面设计别具匠心,上面绿草如茵,仿佛能嗅到清新的自然气息。隐约间,几颗晶莹剔透的小水球点缀其间,更添几分生动与活力。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只威武的大螳螂,它高举着两把大刀,目光炯炯,霸气侧漏,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它的领地与威严。

书中的描写生动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昆虫王国。在这里,昆虫们和人类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与个性。它们或勤劳勇敢,或狡猾贪婪,或善良温柔,或凶猛残忍。比如蝉,这位大自然的歌唱家,在炎炎夏日里为我们带来高亢嘹亮的歌声,尽管有时它的声音会显得有些嘈杂,但这正是它生命力的体现。而蚂蚁,这个勤劳团结的象征,在法布尔的笔下却展现出了另一番模样。它们有时会变得十分贪婪与凶悍,甚至会抢夺别人辛苦觅得的食物。

《昆虫记》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我相信,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被它深深吸引,并从中获得无尽的乐趣与启迪。

《西游记》读后感

宁波前湾新区

世纪城实验小学501班

李欣桐(证号2525106)

指导老师 潘晓芳

我深深喜爱着《西游记》这本书,因为它是在墨香四溢的书海中,最具魅力、令人百读不厌的经典之作。那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每一次翻开书页都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迹的天地。

书中,我最崇拜的角色非孙悟空莫属。他身怀绝技,能七十二变,驾着筋斗云,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然而,更让我敬佩的是他那敢于大闹天宫的勇气和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在取经路上,他遭遇重重磨难,被误解、被排挤,却始终不忘初心,坚定地守护着师傅唐僧,展现了他忠诚与勇敢的品格。

在去往西天取经的路途中,师徒四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他们团结一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造福了大唐的芸芸众生。这段旅程不仅是对他们意志的考验,更是对团队合作与信念的深刻诠释。

虽然我没有孙悟空那般神通广大,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学习,不断追求进步,我也能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

生命中的韧性

北仑区泰河学校504班

乐衍桢(证号2515300)

指导老师 许燕琴

翻开高尔基的《童年》,扑面而来的不是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而是一幅充满苦难与挣扎的成长画卷。阿廖沙的故事像一记重锤,击碎了我对童年“无忧无虑”的刻板印象,也让我在灰暗的底色中看到了人性最动人的光芒。

在被阴霾笼罩的童年里,四岁丧父的阿廖沙被迫走进外祖父家,这个充满敌意的陌生世界。高尔基用犀利的笔触刻画着令人窒息的细节:外祖父挥舞的树枝在幼小的身体上留下血痕,两个舅舅为财产像野兽般互相撕咬,善良的小茨冈被沉重的十字架夺去生命。这些残酷的画面不断冲击着我的心灵,但更震撼我的,是阿廖沙在这些苦难中展现出的惊人韧性。

面对父亲的葬礼,年幼的他表现出超越年龄的克制;在捡破烂维持生计时,他学会了在贫困中守护尊严。特别让我动容的是,当生活将他逼入绝境时,书籍成了他的避难所——昏暗的油灯下,那个如饥似渴阅读的身影,仿佛在向命运宣告:再恶劣的环境也不能禁锢求知的灵魂。这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精神追求的姿态,正是生命最动人的模样。

在这片黑暗中,外祖母像一束温暖的光。她讲述的民间故事如同甘泉,滋润着阿廖沙干涸的心田;她宽厚的怀抱,总是在暴风雨来临时成为最安全的港湾。当阿廖沙对人世产生怀疑时,是她轻声说“要记住美好而非丑恶”。正是这些点滴的善意,滋养了阿廖沙心中希望的种子。

合上书页,阿廖沙的身影久久停留在我的脑海中。他让我懂得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遭遇多少黑暗,而在于能否在黑暗中守护内心的光明。现在,每当我被数学难题困扰想要放弃时,眼前就会浮现那个在油灯下坚持阅读的背影。这部作品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成长的新认知。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北仑区华山小学501班

胡骞(证号2521733)

指导老师 邵卓超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的是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人生故事。她被困于黑暗且寂静的世界,却以超乎想象的勇气与毅力,探寻生活的价值,追逐心中理想,字里行间,满是值得我们反复思索的生命力量。

海伦最令我震撼的,是她刻入灵魂的无畏。哪怕绝境如影随形,她也绝不屈服,拼尽全力去抓取属于自己的“光明”。这份“不惧困难”的品质,似黑暗中灼灼燃烧的火炬,照亮她的人生,也刺痛我的双眼,让我不自觉回望自身。

记得有一回,我要完成一份手抄报。起初进展顺利,可画到一半,灵感突然“出走”,任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后续该如何下笔。那时的我,被焦躁紧紧裹挟,直接扔下画了一半的作品,转身去做别的事。最后,手抄报余下的部分,是在妈妈反复催促、我百般无奈之下,才潦草收尾的。

如今重读海伦的故事,愧疚如潮水般汹涌袭来——海伦身处无声黑暗的世界中,都能披荆斩棘,我却在这点小挫折前,就轻易缴械投降。

读完这本书,我清晰明白:无论什么事,都该学海伦那般,遇困难不害怕、不逃避,努力去克服。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一点点长出直面风雨的翅膀,在属于自己的天空,勇敢且坚定地飞翔。

爱是支持,爱是理解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北仑区岷山学校508班

唐悦恒(证号2521455)

指导老师 夏敏巧

寒假里,我细细品读了一本令我印象深刻的书——《窗边的小豆豆》。虽然至今这本书我已经阅读过很多遍了,但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感悟。

《窗边的小豆豆》改编自作者小时候的经历。在一般人的眼中,主人公小豆豆是一个行为怪异的学生,她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孩子。

小豆豆顽皮可爱、天真善良,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和新鲜感,所以她总是做出一些古怪、出格的事情来,让人哭笑不得。但庆幸的是,她遇到了一位有爱心、有耐心的校长——小林先生。

小林校长是一个非常了解孩子的人,他让巴学园里的一切都遵从小孩子的天性。他用长着绿叶的树做校门和围墙,用废弃的电车做教室,让校园充满了新奇体验。上课时的座位可以自由选择,每天的课程顺序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完了就可以出去散步。

他甚至让孩子们在大礼堂体验野营的快乐,让家长给孩子穿最差的衣服来学校,只为孩子们能尽情玩耍,不用担心会弄坏衣服……一切都自由自在。

此外,小林校长为了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让他们不穿泳衣游泳,穿睡衣晒太阳。面对腿比其他人短的同学,他专门为这位学生设计了一个独特的运动会项目,让他也能感受到夺冠的快乐。

这本书不光是作者对童年的回忆,也是在教导大人们:爱孩子就要理解、支持和尊重孩子。

读完《窗边的小豆豆》,我暗下决心:等我长大了,也要当一个像小林校长这样的好老师,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去引导孩子,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

读《月是故乡明》有感

宁海县城南小学503班

丁若冰(证号2519248)

指导老师 王雯敏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句中满是浓浓的思乡之情,季羡林所写的《月是故乡明》也是借月亮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作者由月亮想起了故乡的“山”和“水”。水,在作者的小村子里到处都是,夏天的傍晚可以在水塘边数星星、捉知了、赏月亮,水和月亮相映成趣,让作者心中诗意萌动。家乡的水和月亮一起构成了他童年难忘的记忆。

和作者一样,我家乡的小溪也是我快乐的源泉。每次回老家,我总是直奔那里,开心地玩耍。它那潺潺的流水声,在我的耳朵里,就是一支欢快动听的乐曲。

去年暑假,我去丽水玩,虽然那里碧波荡漾,溪水中还游弋着肥胖的鱼儿,但我心中还是怀念家乡那条熟悉的小溪和那轮明亮的小月亮。家乡的小溪看似平凡,却如母亲的怀抱般温暖,每次回家,看到那潺潺的流水,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亲切与怀念。

《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表达了季羡林对故乡深厚而独特的情感。我们每个人都会思乡,回到家乡,就像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2025-08-26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32269.html 1 3 读书有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