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王亚达)当多数学生沉浸在“空调+手机”的惬意暑期模式中时,鄞州职教中心2024级国际商务1班的近40名学生,却以一场贯穿整个暑期的“志愿马拉松”,交出了一份别样精彩的青春答卷:该班级学生在暑假期间累计参与垃圾分类、社区服务、体育赛事等8大类公益活动,服务时长突破1200小时。
“以前暑假就是窝在家里躺着刷短视频,但今年暑假每天都在琢磨怎么把服务做得更出色。”学生徐淑媛和徐甜甜一边擦拭着额头的汗水,一边从宁波市坐式排球赛的场务岗位上下来。这个夏天,她俩先后化身“垃圾分类督导员”“纳凉会主持人”“权益保障宣传员”,在鄞州公园、海曙社区、宁波诺丁汉大学等10多个场所留下了忙碌而充实的服务足迹。
班主任王其辉老师展示的班级日志显示,自7月6日启动“暑期志愿行动计划”以来,班级采用微信群“自主接龙”的模式,学生可根据志愿者服务项目的内容及时间安排,主动认领垃圾分类宣传、特殊群体关爱、文化活动保障等任务。每个项目都设置详细的“服务档案”,从方案策划到现场执行的全过程都被认真记录下来。“同学们报名特别积极,都是抢着去的。”王其辉自豪地说。
在海曙区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护航活动中,女生邵韵璇、倪虹诗凡和班级团队共20人一同走进海曙的多个社区,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邵韵璇回忆道:“刚开始,大家都还有些拘谨,后来气氛一上来,就完全放开了。”王老师也感慨地说:“她俩刚进校时,都特别腼腆,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气质完全变了,变得开朗乐观了许多。”
班级创新推出的“服务积分制”更是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学生通过完成服务时长、创新服务形式、获得服务对象好评等方式累积积分,最终可兑换社会实践证书、企业实习机会等实实在在的奖励。数据显示,90%以上的学生主动申请延长服务时间,35人还获得了服务对象的书面表扬。
据了解,鄞州职教中心与鄞州区文明办、鄞州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每年都有近千名职教学子积极投入到各项志愿者服务中,这种“行走的思政课堂”对学生们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