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看“闲书”?

没有真正无用的书 只有不会引导的大人

▶第38期甬上家长会·茶座现场。本期嘉宾董方圆鄞州区东吴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柳慧月海曙区横街镇中心初级中学语文教师查婺波宁波市海曙中学语文教师史怡青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能力已成为孩子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然而,许多家长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常常陷入困惑:如何让孩子真正爱上读书?如何看待孩子沉迷“闲书”?学校推荐的书单又该如何合理使用?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孩子与书本相遇的每一个瞬间里。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张志龙 通讯员 傅卫平 摄影 张培坚

AI时代,我们还需要阅读吗?

在AI时代,嘉宾们一致认为阅读的人文价值不仅未被削弱,反而更加凸显。

董方圆指出,AI提供的碎片化信息无法替代书籍承载的千年智慧,阅读是与伟大思想对话的过程,能培养孩子“超越算法的判断力”。柳慧月则强调,阅读构建的精神世界是抵御AI冲击的“心灵避风港”,能让人在技术洪流中保持独立思考。查婺波从哲学角度提出,阅读守护着“人之为人”的尊严,“AI能计算,但只有人类能爱、能追问意义”。

三位老师都认同AI是工具,而阅读培养的是不被工具化的完整人格。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是心灵的旅行。”“现在的手机短视频(阅读)的快乐快速又浅薄,容易让我们失去思考能力。而书籍阅读则相反。”直播互动中,网友纷纷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作为主持人,史怡青总结道,在这个“答案唾手可得”的时代,真正的教育是要通过阅读让孩子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能力的培养,正是AI无法替代的阅读本质。

根据《浙江省中小学生阅读状况蓝皮书》的最新调查数据,当前学生的阅读现状呈现出令人欣慰的发展趋势,但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积极的方面是,2024年浙江中小学生人均课外图书阅读量达到18.05本,日均阅读时间34.24分钟,且“知识开拓”的阅读动机占比最高,文学类、科普类、百科类书籍成为最受欢迎的读物类型,显示出孩子们对阅读本身的热爱和较高的阅读质量。

然而调查也揭示了一些问题。包括乡镇孩子的阅读量远低于城区,部分乡村学生面临“不会读、不愿读、可读书少”的困境。同时,亲子阅读的实施情况也不容乐观。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的培养就像播种,需要找到适合的土壤。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阅读首先应该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当家长和孩子依偎在一起,共同探索绘本中五彩斑斓的世界时,那种温暖的情感联结会让阅读自然而然地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董方圆分享了一个动人的场景——

他在教室里设置了一个“绘本阅读角”,用夸张的语调和动作讲述故事,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这种充满感染力的阅读方式,远比强迫孩子认字更有意义。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家长可以逐步引导他们从图画书过渡到文字书,但切记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孩子反复阅读同一本书,就像允许他们反复观看最爱的动画片一样,这种重复实际上是在建立深度的情感连接。

当阅读兴趣开始萌芽,习惯的养成便水到渠成。柳慧月带书进教室的做法展现了一位教育者的智慧与情怀。她精心挑选与当下教育场景契合的书籍,如国家公祭日时带着《南京大屠杀》走进教室,让书籍成为无声的育人载体。

柳慧月还提倡“家庭阅读时间”:每天晚上8点,全家人都放下手机,各自捧起心爱的书籍。这种仪式感不仅能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更让孩子感受到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额外的任务。她分享说,有些家庭还会在月末举办“读书分享会”,每个人用几分钟讲述本月读到的最打动自己的故事。

而查婺波则建议,与其要求孩子每天必须读多少页,不如关注他们是否享受阅读的过程。

观看本次茶座直播的网友则表示,引导孩子阅读,关键在“兴趣”和“习惯”。选书投其所好,家长做好示范,重点是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件好玩的事”,而不是任务。

如何看待“闲书”和推荐书单?

关于“闲书”的争议,也是家长们常遇到的困扰之一。当发现孩子沉迷于言情小说或武侠小说时,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制止”。但柳慧月提出了一个更智慧的观点:没有真正无用的书,只有不会引导的大人。

她曾用一个寒假的时间研读当下流行的言情小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作品中的女主角往往拥有高学历或留学背景。“抓住这个特点,就能巧妙地将孩子的阅读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她建议,与其简单粗暴地禁止,不如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引导他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读“闲书”会影响学业,但事实可能与此相反。当孩子通过轻松读物建立起阅读自信后,往往会自然而然地转向去阅读更有深度的书籍。

学校推荐的书单是另一个让家长纠结的话题。面对长长的书目列表,是要求孩子全部读完,还是允许他们自主选择?

董方圆的建议很中肯:要区分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教材中明确要求的‘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籍确实需要认真阅读,因为这些内容往往与课堂教学直接相关。但对于其他推荐书目,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阅读节奏。”

查婺波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高中生在阅读经典著作时,常常会在书中发现作者提到的其他好书。“这种‘以书找书’的方式往往能激发更持久的阅读热情。与其强迫孩子按部就班地完成书单,不如鼓励他们跟随自己的好奇心,在书海中自由探索。”

一位家长也在互动中分享说,家里有个一年级升二年级的男孩,他最喜欢科普类读物,其次是地理类,还有带文字的漫画。这位家长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也发现,低年级孩子的兴趣最重要,要用兴趣激发阅读,不要一开始就要求孩子一定要阅读“推荐书单”。

据悉,本次第38期甬上家长会·茶座由宁波市教育局指导,宁波市阅读学会、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主办,海曙区教育局、宁波市海曙中学、鄞州区教科室、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协办,超18万人次观看了甬派和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的直播。

2025-08-05 如何看待孩子看“闲书”?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28627.html 1 3 没有真正无用的书 只有不会引导的大人 /enpproperty-->